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问题 - 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之一、前董事长张宝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1] - 审计机构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否定意见 主要涉及与供应商交易价格不公允问题 累计多付工程及设备款1.8亿元[2] - 公司存在虚增营业收入、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虚增在建工程等问题 导致2023年年报及2024年各期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2] - 张宝通过供应商及销售货款占用公司资金合计1.91亿元 按LPR利率计算本息合计达2.04亿元[3] - 截至2025年7月25日 公司仅收到张宝归还的占用款项3000万元[5] - 公司在2024年年报披露前频繁更换审计机构 先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容诚会计师事务所 三个月后又重新聘请天健[2][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9.54亿元(调整后) 同比下滑42.38% 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调整后) 同比由盈转亏[6]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49亿元 同比下滑0.6% 归母净利润为-7.27亿元 同比亏损加剧[6] - 公司连续两年亏损金额合计达9.75亿元[6] - 2025年一季度营收0.8亿元 同比下跌超72% 归母净利润为-0.56亿元 尚未走出亏损[9] 产品与经营状况 - 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6] - 2024年三元前驱体销量为1.68万吨 同比增长37.94% 但产品单价同比下降24.05% 降至5.54万元/吨[7][8] - 核心产品出现亏本销售 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为-18.81% 多晶型NCM三元前驱体毛利率为-48.35%[8]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9.88% 同比减少20.29个百分点[8] -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达4.2亿元 同比增长68.22%[8] 行业与产能状况 - 三元前驱体行业面临产能普遍扩张 竞争加剧并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9] - 公司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为49.86%[9] - 首发募投项目"年产2.5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已于2024年8月建成结项 但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新增产能消化存疑[9] 管理层变动 - 张宝已于2025年5月23日辞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5] - 公司董事会选举王宝良接任董事长一职 并聘任其担任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9] - 王宝良曾在2016年9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担任公司董事长[9]
从财务造假到实控人被立案调查,ST帕瓦风波不断,两年亏损近1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