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表现 - 二季度总营收达123.59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第二次单季破百亿纪录 同比增长47.1% [2][3][4] - GAAP营业利润17亿元 同比增长61.8%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13.8% [5] - 净利润12.51亿元 同比增长43.6% 净利润率10.1% [5] - 自营门店收入91.36亿元 同比增长45.6% 门店层面营业利润19.22亿元 同比增长42.3% [5] - 全球门店总数达26,206家 季度净新增2,109家 其中中国市场净增2,085家至26,117家(自营16,903家+联营9,214家) [6][17] 运营指标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 较一季度8.1%提升5.3个百分点 [6] - 月均交易客户数达9,170万 同比增长31.6% 累计交易客户突破3.8亿 [11] - 外卖订单占比首次超30% 较此前17%实现大幅提升 [9] - 配送费用同比增长175%至17亿元 费用占比从7%升至14%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外卖平台补贴活动显著刺激消费需求 平台推出"9.9元免配送费"等促销政策 [8][12] - 公司供应链弹性与运营稳定性成为平台优先合作基础 [13] - 借势加速门店扩张 上半年新增超3,800家门店 远超年初规划 [17] 行业竞争环境 - 二季度外卖平台(京东/美团/饿了么)激烈竞争催生现制饮品补贴热潮 [8][19] - 监管部门7月起约谈平台规范促销 8月平台承诺抵制恶性竞争 行业补贴力度减弱 [1][19] - 国内面临库迪咖啡、幸运咖等模式相似竞争者冲击 [21] - 海外市场新增24家门店 总数达89家 正式进入美国市场开设2家门店 [7][22] 增长可持续性挑战 - 公司CEO承认平台补贴周期与力度存在不确定性 市场竞争格局趋于复杂 [19] - 营收增长率从2023年87.3%降至2024年38.4% 即便借助外卖红利仍未恢复历史高位 [21] - 现制咖啡行业可复制性强 同质化竞争加剧 [21][22] - 海外市场被定义为"抢钱"市场 需直面星巴克等国际巨头竞争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