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加码支持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框架 - 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7年基本建成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成熟金融体系,实现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工具联动衔接 [1] - 政策目标包括充分满足制造业有效信贷需求,持续增长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显著提升股权融资水平 [1] - 强调构建差异化、专业性金融服务体系,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将获适度超前布局 [3] 金融支持措施与工具创新 - 优化金融政策工具,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支持制造业创新活力释放 [4] - 创新中长期信贷产品,提高中长期信贷、信用贷款和首贷比重,破除抵押担保依赖,开发基于商标、专利的信用贷款产品 [7]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为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鼓励金融机构服务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7] 重点支持领域与产业方向 - 强化对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3] - 聚焦五大方向: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区域外贸金融 [6] - 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 [7] 金融机构实践案例 - 工商银行在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上线特色金融服务,利用算法模型生成企业评估报告作为决策依据 [5] - 宁波银行打造"设备之家"一站式服务平台,截至5月提供46亿元设备采购融资,完成1.3万台设备更新升级 [5] 长期资金与科技金融结合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投融资路演和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8] - 推动"四化协同":资金供给多元化、风险管理精细化、服务场景生态化、政策引导精准化,实现"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