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干活到陪伴,机器人开始押注情绪价值

人形机器人GR-3的产品设计 - GR-3在外观设计和交互机制上与其他机器人存在明显差异,采用乳白色暖色调和超跑级内饰材料以弱化机械感 [3] - 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71千克,拥有55个自由度,设计团队有意降低身高和肩宽以减少对人的压迫感 [3] - GR-3具备拟人化小动作如头部晃动、身体轻微晃动和眼神跟随,以增强互动真实性 [4] GR-3的交互技术 - 采用快慢双路径响应机制,"快思考"用于单一指令如呼唤和抚摸时的快速反馈,"慢思考"则利用大模型理解语义并结合交互历史进行适配反馈 [4] - 触摸感知主要集中在腹部和头部,通过眼睛(两块屏幕)的反馈如加快眨动频率或呈现星星瞳孔形状来表达情绪 [3] 应用场景与市场布局 - GR-3计划应用于康复医院和社区场景,结合智能化评估与训练功能提升康复效率 [4] - 公司已进入3000多家医院和300个智能康复港,显示出在医疗康复领域的广泛布局 [5] 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电池续航是重要挑战,GR-3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架构,单次续航3小时,支持不间断供电更换电池以降低安全风险 [5] - 在康养场景中,机器人需与患者的训练计划、医生诊断系统和护理流程实现接口联通,以发挥功能价值 [5]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需在情绪价值之外承担功能价值,结合场景数据和技术积累针对不同痛点进行服务设计 [6] - 行业面临工程细节多、安全风险高等现实问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闭环来解决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