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模型路线之争:中国爱开源 美国爱闭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孔海丽、实习生欧思岐北京报道 两种道路孰优孰劣呢? 行业人士分析,美国部分公司已经开始尝试有限开源(如openai的o4 mini小模型),中国头部企业也测 试闭源API,反映技术路线可能交叉。未来,开源与闭源可能会长期共存,用基础模型开源去抢占标 准,加上用垂直领域闭源模型,或许会是一种长期模式。 为何中、美技术路线有如此的差异呢?我们和行业人士交流分析,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从技术发展阶段看,中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领域像是正在奋力追赶的选手。开源就像大家一起拉 车,能让技术快速迭代发展。作为后发者,开源可快速吸引社区开发者参与迭代,弥补单点技术不足。 大家一起研究、改进,这样能加速技术进步。 第二点,市场需求上,中国企业更倾向将大模型与具体行业(比如金融、政务、制造)结合,开源可降 低客户接入门槛,加速落地。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生态系统的构建中来。 但是美国企业倾向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闭源模型的开发,维护壁垒,追求高利润。如OpenAI、Anthropic 等公司通过闭源模型(GPT-4、Claude)直接提供API服务,形成订阅制盈利模式。闭源更能维护技术 护城河,延缓竞争对手追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