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兜底承诺到法律现实:智驾责任划分待解
比亚迪智能泊车兜底政策 - 公司宣布对"天神之眼"智能泊车用户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 承诺不影响次年保险费率且保费不涨 [1] - 公司提及智能泊车体验媲美L4级自动驾驶 依据2022年国家标准 L4级属于高度自动驾驶 [1] 行业智驾保障服务模式 - 多家车企推出类似保险的"智驾险"服务权益 最高保障额度达600万元 [3] - 小鹏汽车智驾安心服务年费239元 最高赔付100万元 车险赔付不足部分启用服务兜底 [3] - 此类服务以购买交强险和商业车险为前提 对智驾场景进行补充保障而非替代传统保险 [3] 智驾责任认定复杂性 - 车企兜底承诺将事故责任从驾驶员转移至技术提供方 但现实责任划分存在多重矛盾 [4][5] - L2级以下系统需驾驶员随时介入 但车企宣传存在"全自动驾驶"等表述导致用户认知偏差 [5] - 智能泊车场景限制条件不明确 包括适用场地范围和功能状态判定标准存在模糊性 [5] 监管机构责任界定立场 - 应急管理部强调智驾仅是辅助工具 系统无法完全替代人类判断 驾驶安全需由人类掌控 [5] - 公安部明确驾驶人仍是最终责任主体 当前智驾系统均属辅助驾驶阶段 驾驶人需承担法律责任 [6] - 相关部门建议车企明确责任范围和判定标准 同时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智驾健康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