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造假事件 - *ST高鸿因长期开展无商业实质的笔记本电脑"空转""走单"业务,存在严重财务造假与欺诈发行,被证监会处以1.6亿元罚款,其中上市公司被罚1.35亿元,9名责任人被罚75万元至750万元不等 [1] - 董事长兼时任总经理付景林被罚最重,罚款750万元并被市场禁入,财务总监丁明锋被罚600万元及5年市场禁入 [1][9][10] - 公司涉嫌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深交所将启动退市程序,同时主要责任人将被移送公安机关面临刑事处罚 [2][3] 造假手段与第三方参与 - 虚假贸易是主要造假手段,通过第三方南京庆亚实控人江庆配合完成,形成无实际货物流转的闭环交易 [7] - 江庆被认定共同违法,罚款700万元及10年市场禁入,这是近期第二例第三方处罚案例 [5][11] - 公司还通过子公司高鸿数据等开展IT系统和服务器虚假贸易,但规模较小且仅持续两年 [7] 欺诈发行与募资问题 - 公司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文件中引用了2018-2020年虚假数据,成功募资12.50亿元,该行为加重了处罚力度 [8] - 虚假贸易导致财务造假与信披违规,涉及欺诈发行将面临更严厉处罚 [7][8] 监管趋势与处罚力度 - 对配合造假第三方的处罚正在成为监管新趋势,证监会推动《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以强化处罚权力 [5][12] - 7月以来已有9家上市公司涉刑,2025年初至今接近20家,显示监管趋严 [10] - 证监会采取三方面措施打击第三方造假:推动立法、案件移送主管部门、进行通报 [12][13] 行业影响 - *ST高鸿是2025年初以来第十家因重大违法进入强制退市程序的公司,此前包括锦州港、卓朗科技等 [10] - 虚假贸易作为企业收入造假的惯用手段,因隐蔽性强且需要第三方配合,监管发现难度较大 [7]
重罚1.6亿!财务造假实锤,一上市公司面临退市,9人集体领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