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制度总则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 [1] - 公司需专注主业、稳健经营,通过新质生产力培育提升经营水平,并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和信息披露透明度 [2]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及证监会、深交所相关监管规则 [1] 市值管理目的与原则 - 核心目标是通过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等手段推动市值与内在价值趋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4] - 六大原则:价值导向、合规性、系统性、科学性、常态性、诚实守信 [5][6] - 价值导向原则强调通过盈利能力提升、成本优化等夯实市值基础 [5]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 董事会为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总体规划并监督市场价值偏离时的应对措施 [7] - 董事长负责推动董事会决议执行及内部制度完善 [8] - 经营管理层需参与策略制定、危机应对及投资者活动,董事会秘书主责投资者关系管理 [9] - 证券部监测市值指标及舆情,战略发展部制定长期增长方案,财务部管控资产负债率 [10][6] 市值管理实施方法 经营管理 - 聚焦主业强化基建项目竞争力,通过技术创新增加市场承揽 [7] - 通过并购重组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并剥离不良资产 [7][8] 财务管理 - 降低资产负债率以提高财务稳健性,适时再融资支持业务扩张 [8] - 优化流动性及应收账款管理机制,提升抗风险能力 [9] 资本运作 - 建立可持续现金分红机制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9] - 通过股份回购、大股东增持维护市值稳定 [10][14] - 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利用多元渠道展示公司价值 [10] 其他措施 - 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突出行业关键数据与风险因素 [10] - 强化品牌价值传播与舆情监测机制 [11][12] - 控股股东可通过延长锁定期等方式稳定市场信心 [16] 合规底线 - 严禁操纵信息披露、内幕交易、股价预测等违规行为 [17] - 禁止通过非实名账户实施股份回购或增持 [17]
北新路桥: 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8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