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展示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产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1] - 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7.9%[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发展,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机器人量产预期至最高1万台,摩根大通预计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可达约50亿台[2] 技术进展 -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科大讯飞展示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平台,融合语音识别、合成、翻译等多模态技术,解决多人交互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干扰问题[3] - 智平方展示AlphaBot系列机器人,具备34个以上自由度,单臂可承受10公斤负载,能完成物流分拣、饮品制作等复杂任务[3] - 边缘智能技术兴起,英伟达发布多款软硬件产品,包括GROOTN1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和JetsonThor平台,银河通用展出搭载JetsonThor芯片的Galbot机器人[4] 应用场景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和生产线协同作业,通过"群脑网络2.0"技术实现多机协作,提升物料入库、搬运和分拣效率[5]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已在汽车厂完成第一阶段实训,提升关节稳定性、电池续航、定位导航等核心技术,适配分拣、车辆组装等复杂工作[8] - 宇树科技和加速进化公司分别展示机器人格斗和足球表演,体现娱乐性和对抗性,吸引大量观众关注[7] 商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面临"一高五难"问题,包括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7] - 技术成熟度不足,简单如"倒水"操作需涉及定位、语义理解、感知和控制等多技术协同,商业化落地仍处早期阶段[8] - 价格限制普及,宇树科技UnitreeR1售价3.99万元起,虽较此前降低但仍高于消费者心理预期,需产业链协同降低成本[8][9]
探访世界机器人大会:“一高五难”的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