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衰落 - 2019年5月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裁撤近千名员工 直接关闭整个研发中心[1] - 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明确表示"永远不会让中国人进入公司高层" 这种态度影响了公司在中国的发展[2] - 曾占据中国80%以上的数据库市场份额 但最终在国产替代浪潮中仓皇撤退[2]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经营策略问题 - 公司内部划定中国员工职业上限 能力出众的中国工程师成果被美国同事拿走 申诉时被告知"华人不适合做管理岗位"[6] - 对中国客户采取强硬手段 2006年因中国联通未使用指定团队开出4000万元罚单[8] - 对国家电网停止技术支持导致部分变电站监控系统瘫痪 最终迫使国家电网道歉[10] 关键客户的反抗与国产替代的兴起 - 2008年甲骨文对淘宝年度服务费从800万元涨至2000万元 促使马云决定自研数据库[11] - 王坚博士团队研发的OceanBase在2013年双十一支撑350亿元交易额无故障[12] - 2017年OceanBase在国际性能评比中超过甲骨文拿下世界第一[14] 市场份额的快速流失 - 在中国政府项目市场份额从90%以上降至60%以下[16] - 2018年中国建设银行全面停用甲骨文数据库 改用OceanBase和GaussDB[17] - 国家"自主可控"政策推动 财政部要求政府优先采购国产数据库 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17] 全球市场竞争力的衰退 - 2024年3月财报显示甲骨文全球云服务市场份额仅5% 远落后于亚马逊和微软[20] - 为转型花费280亿美元收购Cerner 导致背负800亿美元债务[21] - OceanBase性能已达甲骨文1.5倍 华为GaussDB获得国际最高安全认证EAL4+[21]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阿里OceanBase成功后 华为推出GaussDB 腾讯研发TDSQL 形成国产数据库阵营[14] - 国际三大数据库巨头垄断被打破 甲骨文曾在中国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25]
被踢出中国市场!垄断中国市场30年,曾狂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