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全明星阵容”大聚会近百家上市公司参展

产业趋势 -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历史之最,涵盖近百家上市公司,100余款为全球首发新品[1] - 中国机器人产业从"看得到"向"用得上"进阶,产品特性从"单一功能"发展到"一机多能",技术维度从机械式响应迈向"主动预判",能力维度从"精准高效"迈向"泛化智能"[2] - 行业正从传统以硬件为主的"机器属性",转向强调感知—认知—执行闭环的"类人智能"系统能力[7] 技术突破 - "具身智能+离身智能"双引擎驱动让机器人实现从环境感知到闭环反馈的全链路AI智能化,例如机器人可预判需求自动送水[2] - 宇树科技展示两款新品(四足和人形),其机器人可实现灵活闪避、迅猛出拳等高强度运动控制[2] - 视源股份工业级四足机器人MAXHUB X7采用高性能电驱动关节与自适应步态算法,可稳定穿越复杂地形并在严苛环境下运行[6] 商业化进展 - 陪伴机器人逼真程度大幅提升,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铺平道路[4] - 工业机器人应用进入全面爆发期,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8%,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和25.5%[4] - 高危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0亿美元,年增长率25%,国内目标细分市场预计2028年突破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6]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机器人能大量干活的时代可能在2-5年内到来,公司上市是对过去九年发展的交代[3] - 诺力股份与浙江大学推出具身智能复合机器人"诺宝II号",针对高危作业场景实现"零风险的触碰"[5] - 首程控股管理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规模100亿元,已投资宇树科技等头部企业[7] 市场前景 - 中国精细化工市场规模2022年达5.78万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8万亿元,化工领域机器换人潜力超2000亿元[6] - 机器人产业从"工具思维"迈向"类人智能"的共识正在形成,展示维度更加真实和立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