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赛队特辑|民大附中战队:揭秘年纪最小参赛队伍的机器人足球梦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RCAP亚太机器人世界杯北京大师赛 - 8月11日至8月13日举行为期3天的预选赛 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好耶"战队参与 成为该校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的缩影 [1] - 赛事包含3v3机器人足球赛 民大附中战队由5名初中和高中学生组成 平均年龄最小 队员分工明确 包括代码部署 参数调试等核心工作 [4] - 团队备赛三周 首周部署官方Demo代码 后两周持续优化 重点提升机器人反应速度 启动速度 奔跑速度和射门决策时间 [4] 民大附中战队备赛细节 - 战队采用分工协作机制 2人负责1台机器人 按前锋 二号前锋 守门员角色优化代码 建立教练统筹的项目管理体系 [4] - 攻克两大技术难题:机器人精准定位足球并移动到位 判断正确踢球方向并成功执行 [5] - 团队优势在于高积极性与团结协作 成员跨年级无障碍沟通 为技术探索创造良好基础 [5] 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成果 - 民大附中自2019年系统布局AI教育 参与Robo Master机甲大师青少年挑战赛并获优异成绩 形成多个科技创新团队 [7] - 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源 是中国科协设立中小学科协的少数学校之一 海淀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基地 [7] - 与中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人工智能融合高端实验室"项目 英才班学生可进入高校实验室参与前沿项目实践 [7][8] 赛事教育价值 - 参赛显著提升学生编程技术 扩展机器人领域视野 激发对前沿科技的兴趣 [5][7] - 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具象实践 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兴趣方向 为未来专业选择奠定基础 [8] - 备赛过程锻炼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团队高效协作能力 以及处理复杂事务的综合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