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规则落地 - 新公司法明确公积金弥补亏损顺序:先使用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仍不足时可按规定使用资本公积金 [2] - 财政部6月发布配套《通知》,对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的范围、时间、依据等作出财务规范 [2] - 新"国九条"强化现金分红监管,证监会去年3月发文支持上市公司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 [2] - 自新公司法实施以来,已有8家上市公司发布相关公告,其中7家集中在7月后发布 [1][2] 上市公司实施情况 - 海航科技等8家公司拟使用资本公积金弥补亏损,其中4家已通过临时股东会审议 [1][2] - 实施后7家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润将由负转0,1家公司仅能部分补亏(从-4.52亿元改善至-2.38亿元) [7] - 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底852家上市公司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负,其中653家公积金可覆盖亏损 [7] - 广誉远等公司表示正关注政策细则,待明确后将审慎研判补亏计划 [6] 实施动因与短期影响 - 主要目的是为后续分红创造条件,改善财务情况以符合利润分配条件 [1][3] - 可直接冲减未分配利润负值,满足分红条件并增强投资者回报能力 [3] - 优化财务报表结构,减轻历史亏损对资产负债表的拖累 [3] - 避免控股股东因连续三年未分红面临的减持限制 [3] 潜在问题与监管重点 - 资本公积金补亏属"账面修复",无法解决实际盈利能力不足问题 [4] - 需警惕核心业务崩溃、实控人套现、退市风险等"无效补亏"情形 [7] - 监管部门需加强资本公积金来源穿透式监管,核查非货币资产出资及关联交易的商业实质 [8] - 需关注补亏后异常分红及控股股东减持行为,防范市场资源错配 [8][9] 市场预期与长期导向 - 专家预计下半年将有50-80家上市公司实施资本公积金补亏 [8] - 需通过退市制度和激励机制改革,推动公司从"账面修复"转向"实质改善" [8] - 长期应关注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甄别真实盈利改善与短期财务手段 [9] - 程序上需保障债权人权益,严格履行内部决议及信息披露义务 [9]
年内8家上市公司披露资本公积金补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