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诉讼动态 - 德国慕尼黑地方法院追加第三份针对欣旺达的电池专利侵权禁令 郁金香专利池管理公司连续发起诉讼表明其强硬维权立场 [1] - 巴西法院责令某中国车企5日内停止销售采用未授权4G技术的电动汽车 日本专利运营公司IP Bridge及Sol IP在德国和欧洲统一专利法院同步提起SEP侵权诉讼 [1] 专利池战略架构 - 郁金香专利池由韩国LG与日本松下共同组建 整合锂电领域高价值、高壁垒关键技术形成系统性专利组合 构建"技术保险箱"式垄断架构 [1] - 专利池通过标准化专利捆绑许可模式向车企收取高额许可费 企业需支付许可费用获取市场准入资格 [1][3] 中国车企专利困境 - 2022-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从311.1万辆增至585.9万辆 但海外专利申请仅占总量30% 其中有效专利占比47% [2] - 50%海外专利尚未进入目标国市场 专利布局以PCT申请为主 存在"数量先行、质量滞后"问题 缺乏防御性专利储备 [2] - 海外专利储备集中于传统技术领域 车载通信和车联网等前沿赛道的SEP被欧美企业垄断 导致中国车企成为专利消费者而非规则制定者 [3] 诉讼风险与影响 - SEP技术具有强制实施性 涉及电极与电池隔膜组合专利直接关系汽车电池安全性能 [2] - 侵权企业面临产品召回、赔偿和市场禁入三重风险 可能短期丧失海外市场先机 [2] - 欣旺达为Dacia Spring车型提供电池采用类似LG设计未获授权 珠海冠宇与比克电池选择支付许可费 欣旺达则提出专利无效请求 [3] 破局策略与建议 - 中国车企需抱团形成集体谈判优势 降低单边许可成本并增强议价能力 [3] - 在蜂窝无线通信、动力电池和自动驾驶等优势领域整合专利资源 建立自主专利池并制定FRAND许可规则 [3] - 建立技术与标准同步的合规框架 通过专利预警地图识别风险 利用保险和第三方机构降低维权成本 [4] - 推动政策协同 在市场准入、供应链管理和生态圈层面构建制度性话语权 [4] 产业战略转型 - 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份额达60%以上 需从"产品输出"转向"规则输出" 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 [4] - 通过主导专利池谈判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实现从汽车出口大国到体系输出者的身份转变 [4]
评论 || 警惕“出海”专利“暗礁”:中国车企的全球化软实力突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