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医药失去了核心客户北大国际医院

业务合作终止影响 - 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进入交接尾阶段 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 人员分流 企业转型的风险 [1] - 北医医药是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 承担流通板块业务 包括第三方药品 器械和耗材的分销 零售 医院集采 药房托管等 [1] - 北大医药8月12日盘中一度跌超9% 收盘报6 42元/股 跌7 36% 最新总市值38 26亿元 [1] 财务影响分析 - 北医医药是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唯一提供商 2024年合同金额12亿元 已履行11 23亿元 [4] - 北大医药2024年总营收20 6亿元 其中约50%来自国际医院供应合同 [4] - 预计2024年6月至年末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 占最近一期营收29 13% 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28 99% [5] - 预计自2026年起营收减少约10 27亿元 占最近一期营收49 85% 净利润减少约6869万元 占归母净利润49 78% [5] 公司历史与现状 - 北大医药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 1997年上市 2013年更名为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7] - 2015年剥离原料药业务 加码医疗服务业 形成目前业务布局 [7] - 2022年12月方正集团完成重整 北大医疗成为中国平安集团旗下成员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为中国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旗舰医院 [3] - 2024年12月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 间接取得北大医药控股权 [11] 行业观察与评论 - 北大医药正经历典型的单一大客户依赖反噬 过去五年近半收入绑定北大国际医院 [6] - 行业需意识到切莫把医院托管当成永续现金流 [6] - 医改加速 集采扩围 按病组付费(DRG)三大变量叠加下 医院端采购权正在迅速集中化 传统分销溢价会被极限压缩 [6] - 若失去流通板块 北大医药将是一家质地普通的仿制药企 规模有限且缺乏创新药在研产品 2024年药品制造业及其他板块创收仅6亿元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