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大医药(000788)
icon
搜索文档
北大医药新主面临待解后遗症
经济观察报· 2025-07-11 20:17
公司控制权变更与管理层变动 - 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以1元象征价格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取得北大医药控股权 [9] - 新优势国际以3300万元接受价值23.92亿元的债权,仅用3000多万元拿下总市值近40亿元的上市公司 [10][11] - 自2024年12月入主后,公司管理层频繁变动,原班人马基本离去,徐晰人逐步接任董事长和总裁职位 [4][12] 公司经营问题与历史遗留问题 - 公司经营办公场所受到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冲击围堵,涉及住房和离退休福利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 [5] - 2024年药品流通业务收入14.37亿元占总体营收近七成,其中11.23亿元与北大国际医院有关 [15][16] - 公司与北大国际医院的12亿元合同将于2025年4月到期,若未能中标将面临年销售收入减少约9.10亿元的风险 [18][19] 业务合作与关联交易变化 - 2022年公司与北大国际医院签订三年期合同,约定北医医药为其唯一供应商,暂估年金额12亿元 [17][18] - 2024年11月北大国际医院通知合同到期后将改为招标采购,公司预计2025年合作金额降至4050万元 [19][21] - 公司证券部确认与北大国际医院的合作已全部终止,此前预测的4050万元不代表实际结果 [22]
北大医药新主面临待解后遗症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7:45
管理层变动 - 新实控人徐晰人入主8个月后基本完成管理层洗牌,7月5日公告显示其兼任总裁,余孟川任常务副总裁 [1] - 自2024年12月徐晰人接替"平安系"后,管理层频繁变动,原班人马陆续离任包括执掌9年的总裁袁平东 [2][6] - 徐晰人通过低价收购取得控制权后迅速重组管理层,2024年1月起董监高连续更替 [6] 控制权变更细节 - 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以1元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控制北大医药,并以3300万元承接23.92亿元债权 [5] - 此次收购总成本约3000多万元即获得市值40亿元的上市公司,对比2022年平安系耗资482亿元通过破产重整取得控制权 [5] - 收购主体新优势国际由徐晰人控股20%的鑫通焱和科技与九洲药业主力股东中贝九洲(持股80%)联合成立 [4] 经营风险与历史遗留问题 - 公司遭遇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围堵办公场所,主要因住房及福利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 [3] - 原第一大客户北大国际医院(2024年贡献11.23亿元收入)合作已全部终止,该客户占药品流通业务收入的78%(11.23/14.37亿元) [3][7][9] - 合同终止可能导致年收入减少9.10亿元,净利润损失3666万元,此前预计2025年合作金额仅4050万元 [9] 业务结构及客户依赖 - 2024年药品流通业务收入14.37亿元占总营收近70%,其中北大国际医院占比达78% [7] - 核心产品包括抗感染类(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精神类(盐酸丁螺环酮片)等5大类制剂 [7] - 与北大国际医院的12亿元/年服务合同原定2025年4月到期,但2024年11月被告知将改为招标采购 [8] 股东脱钩与品牌调整 - 控制权转让协议要求公司限期去除"北大""北医"等字号,预示新老股东加速切割 [9] - 北大医药证券部确认与北大国际医院合作已全面终止,此前关联交易支撑主要业绩的局面终结 [3][9]
北大医药换新总裁,近百人围堵办公大楼问题待解
国际金融报· 2025-07-04 19:50
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聘任徐晰人先生为新任总裁、余孟川先生为常务副总裁,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至第十一届董事会届满[1] - 徐晰人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北大医药董事长,通过西南合成间接持有公司1.32亿股(占总股本22.22%)[2] - 余孟川历任太极实业多个高管职位,现任北大医药副总裁[2] - 原总裁袁平东于6月25日辞职,其任职期间推动公司利润创历史最好水平[6]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新优势通过收购西南合成100%股权,从平安系间接取得公司控制权[3] - 2024年2月西南合成5名董事全部更换,包括董事长由毛润变更为涂文强[5] - 2024年2月新优势有限合伙人变更为杭州铭满投资,但实控人未改变[5] 经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营收20.6亿元(同比-6.1%),净利润1.38亿元(同比+211.1%),归母净利润5286万元(同比-16.56%)[4] - 2025年一季度营收5.02亿元,归母净利润4564万元[4] - 主营业务覆盖抗感染药、心脑血管药、抗癌药等,兼营药品及医疗器械批发零售[4] 突发事件与历史问题 - 7月1日公司办公场所遭近百名离退休人员围堵,涉及住房及福利待遇等历史遗留问题[2] - 公司称事件未影响生产经营秩序,对业绩影响有限,正协调解决并呼吁依法维权[3] - 2024年报显示母公司及子公司需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人数为0[4] 行业背景 - 业内人士指出并购重组后企业常面临历史承诺与新主体责任边界模糊的问题[6]
北大医药(000788) - 关于补选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公告
2025-07-04 17:15
董事会人事变动 - 2025年7月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补选非独立董事议案[1] - 提名陈岳忠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1] - 补选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1] 候选人信息 - 陈岳忠1969年8月出生,本科,高级会计师[5] - 曾任多家公司职务,无关联关系等[5]
北大医药(000788) - 关于聘任公司总裁及常务副总裁的公告
2025-07-04 17:15
人事变动 - 2025年7月4日公司聘任徐晰人为总裁、余孟川为常务副总裁[1] 股权情况 - 徐晰人间接持股132455475股,占比22.22%,为实控人[5] - 余孟川未持有公司股份[6]
北大医药(000788) - 关于拟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2025-07-04 17:15
审计机构续聘 - 公司拟续聘天健会所作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议案待股东大会审议[1] - 董事会8票赞成通过续聘议案[8] 审计机构情况 - 天健会所上年末合伙人241人,注会2356人,签过证券审计报告注会904人[1] - 2024年业务收入29.69亿,审计收入25.63亿,证券业务收入14.65亿[1] - 2024年上市公司审计客户756家,收费7.35亿,同行业客户578家[1][2] 审计费用 - 2024年度审计酬金110万,预计2025年仍为110万[5] 风险与处罚 - 天健会所因华仪电气案需担5%连带责任[2] - 近三年受行政处罚4次等多项监管措施[3]
北大医药(000788) - 关于设立公益基金会的公告
2025-07-04 17:15
捐赠信息 - 公司拟出资500万元发起设立重庆建渝基金会,属非公募[2] - 资金源于自有资金,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利润的3.62%[3][5] 决策流程 - 捐赠事项属董事会审批权限,无需股东大会审议[4]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筹备注册事宜[4] 影响与意义 - 设立基金会可提升形象,对日常经营无重大影响[5]
北大医药(000788) - 关于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新优势(重庆)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的公告
2025-07-04 17:15
证券投资决策 - 公司同意全资子公司新优势(重庆)开展证券投资业务[3] - 2025年7月4日董事会审议通过该投资议案[9] 投资详情 - 投资种类为场内股票、债券,不包含衍生品交易[3] - 初始投资以3000万元注册资本为基础,总额度不超公司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0%[3] - 投资期限自2025年7月4日起12个月内有效,资金为子公司自有资金[7][8] 风险控制 - 新优势(重庆)制定《证券投资管理制度》控制风险[11] - 投资不会对公司资金需求和主营业务造成影响[12]
北大医药(000788)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7-04 17:15
公司决策 - 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于2025年7月4日召开,8位董事全出席[2] - 拟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待股东大会审议[3] - 全资子公司拟用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4][5] - 提名陈岳忠为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待审议[6] - 聘任徐晰人为总裁,余孟川为常务副总裁,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7][8] - 拟出资500万元发起设立公益基金会,授权管理层筹备注册[9]
北大医药:子公司3000万元开展证券投资
快讯· 2025-07-04 17:04
公司证券投资计划 - 全资子公司新优势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开展证券投资业务 [1] - 初始投资资金以注册资本人民币3000万元为基础 [1] - 投资收益可进行再投资 再投资金额不包含在初始投资的3000万元以内 [1] - 证券投资总额度不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0% [1] - 在额度范围内资本金可循环使用 [1] 投资方式与期限 - 投资方式为场内股票、债券投资 不包含衍生品交易 [1] - 投资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