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现状 - 华南城被香港高等法院于2025年8月11日作出清盘令,并委任富事高咨询有限公司周伟成及潘路洋为共同及各别清盘人,公司正式进入清盘程序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8月11日上午10时55分起暂停买卖,并将继续停牌,直至另行通知 [2] - 公司股价目前为0.107港元,市值仅剩12亿港元,较巅峰时期的300亿港元市值大幅缩水 [1][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负债高达609亿港元 [2] - 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亏损近90亿港元 [2] - 清盘直接导火索是2024年4月未能如期偿还一笔3.06亿美元债务 [2] - 债权人花旗国际作为美元债信托人于2025年1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 [2] 公司历史与业务 - 公司于2002年5月成立,2009年成功登陆港交所 [3] - 作为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商贸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业务一度遍布全国多个城市 [3] - 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拥有深圳、南昌、南宁、西安、哈尔滨、郑州、合肥、重庆共8个华南城项目,总规划建面8105.33万平方米 [3] 经营问题与纾困尝试 - 2021年前后已出现经营问题,包括营收下降、毛利率下滑及短期债务过大 [3] - 2022年5月特区建发以19.095亿港元认购华南城33.5亿股新股,获得29.28%股权,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3] - 特区建发及深圳国资委旗下企业多次为华南城输血并展开合作,但未能扭转局面 [4] - 2023年12月公司公告称面临重大资金流动和现金流紧张问题 [4] - 2024年2月公司宣布流动性日趋紧张,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巨大 [4] 清盘后续影响 - 香港法院将指定清盘人接管公司资产进行系统性清算 [4] - 清盘人将优先处置香港本地资产,内地资产需经内地法院认可后才能处置 [4] - 清盘人可能会尝试保持业务持续(如重组或出售核心资产)以最大化破产财产价值 [4] 行业影响 - 华南城成为最早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之一,但仍难逃清盘命运 [5] - 公司盈利能力恶化、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及再融资压力徒增是主要原因 [5] - 市场关注出险房企是否能被央企、国企救助,但华南城案例证明即使引入国资背景战略投资者也难以扭转局面 [5]
负债超600亿港元!知名房企被下令清盘,市值仅剩12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