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处罚力度加大 银行反洗钱监管升级

反洗钱监管态势 - 6月央行集中公示72张机构罚单,覆盖18个省级行政区,罚没金额合计7909.08万元,单月罚单数量和金额创纪录[1] - 8月前半月已有8家银行因反洗钱违规被处以百万元级罚款,上海银行单笔罚没金额达2921.75万元[2] - 6月全国18个省级行政区共开出185张罚单,覆盖57家机构及113名个人,罚没总额7909.08万元[1] 罚单分布与违规类型 - 河北、山东、湖南三省68张罚单中农商行、农信社占比超八成,大型银行地方分支机构比例也不小[3] - 上海银行因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八项违规被罚2921.75万元,多名高管被追责[2] - 珠海华润银行被罚334.75万元,4名高管被连带处罚,违规类型与上海银行相似[2] 银行内控短板 - 农商行等基层网点因风险控制薄弱、系统设施老化、人员流动频繁成为监管重点[3] - 反洗钱技术系统滞后和系统与实际业务衔接不足是银行内控两大短板[3] - 大型银行因机构链条长、业务范围广,总行对基层分支机构管控容易出现"鞭长莫及"[3] 监管制度升级 - 央行联合两大金融监管部门推出《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4] - 新规要求银行在开户、大额现金业务、理财销售等场景必须开展客户尽职调查[5] - 对5万元以上现金汇款等业务需全面采集并核实客户信息[5] 监管差异化措施 - 新规对低风险客户和业务关系可简化调查流程,对高风险情形要求更严格尽调[6] - 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不再"一刀切"要求登记资金来源和用途,结合风险评估灵活执行[6] 银行业务影响 - 零售业务开户、存取款、理财销售等环节合规门槛提高[7] - 对公业务大额资金划转、跨境结算等交易将纳入更高强度尽职调查[7] - 科技投入重要性凸显,需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提升可疑交易识别精准度[7] 行业转型方向 - 反洗钱工作需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将合规视为核心竞争力[7] - 客户尽职调查完善可能带来正向业务价值,帮助银行提供更精准产品和服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