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资管沟通会曝光:中国债市将是全球资本“吸金池”
中国债券市场地位与规模 - 中国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已迅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 仅次于美国 [1][2] - 市场规模从十年前不到10万亿元人民币迅速扩大至如今约25万亿元人民币 [2] - 利率债占据人民币债券市场约三分之二的份额 信用债约占三分之一 [2] 市场开放与外资准入 - 自201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CIBM)渠道开放以来 外资投资渠道便利化不断推进 [2] - 债券通等新渠道陆续启用 投资额度限制逐步取消 [2] - 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全球综合债券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以及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 权重从约6%逐步提升至接近10% [3] 外资配置动态与趋势 - 外资持有中国债券规模从2018年初约2000亿美元增至2022年一度达到6000亿美元 [4] - 2024年起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配置再次加速 转向非美元资产配置 [4] - 多国央行持续增持人民币和欧元资产 印证非美元资产配置趋势深化 [1][8] 投资特性与优势 - 中国债券与美国、英国、瑞士、日本等发达国家债券市场的相关性长期接近于零 甚至呈现负相关 [5] - 中国债券市场长期保持约2%的低波动水平 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市场6%至8%的波动区间 [7] - 配置低相关或负相关资产有助于提升整体组合的风险调整后回报率 降低组合波动性 [6] 非美元资产配置趋势 - 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 纷纷寻求非美元资产配置 [8] - 人民币债券成为非美元资产配置的重要候选市场 具有庞大且开放的特点 [1][4] - 人民币资产特别是人民币债券已成为国际投资者优先考虑的配置品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