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要约事件 - Perplexity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谷歌Chrome浏览器,远高于其自身180亿美元的估值 [1] - 公司声称已获得多家大型投资基金的全额资助承诺,并计划未来两年向Chrome和Chromium投资超过30亿美元 [1] - 业内创投认为此举可能旨在利用谷歌反垄断困境进行舆论施压,而非实际收购意图 [1][7] 谷歌反垄断背景 - 2024年美国联邦法官裁定谷歌在在线搜索领域非法垄断,司法部考虑强制剥离Chrome浏览器以打破搜索入口控制 [2] - Chrome全球用户超30亿,是谷歌数据收集和搜索广告业务的核心工具,强制出售将重塑互联网生态 [2] - 谷歌表示将上诉并反对剥离,称这会损害创新和安全 [2] 行业竞争格局 - 浏览器领域正成为AI竞争焦点:Opera已接入端侧AI大模型,百度发布无广告AI搜索App,OpenAI和Grok均在开发AI浏览器 [5] - 大模型公司面临"有技术无生态"困境,通过浏览器获取用户数据和流量成为突破方向 [5] - Chrome估值被认为至少500亿美元,Perplexity的345亿美元报价可能被视为低估 [6] Perplexity战略动机 - 收购Chrome可立即获得30亿用户基数,解决数据训练和流量瓶颈问题 [6] - 承诺保持Chromium开源、不更改默认设置、维持现有服务100个月以争取监管和用户支持 [4] - 此举可加速用户从传统搜索向AI驱动模式迁移,整合其AI代理等创新功能 [6] 交易可行性分析 - 谷歌尚未表示愿意出售Chrome,法院也未下达强制出售令 [3] - Perplexity作为估值18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面临OpenAI、Yahoo等竞争对手的潜在竞价 [6][7] - 即使强制剥离发生,交易仍需严格审查,Perplexity可能难以应对监管和运营挑战 [6] 市场影响评估 - 事件将谷歌反垄断困境再次推向公众视野 [1] - 无论收购成功与否,Perplexity通过高调营销显著提升曝光度和投资者关注度 [7] - 反映出AI技术正在推动互联网生态的快速重构 [7]
Perplexity可能只想恶心一下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