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招鲜”到“武器库” 振东制药:以创业创新实现药企的“新陈代谢”

公司发展历程 - 振东制药前身成立于1995年 2001年并购山西金晶制药进入中医药领域 2007-2008年并购泰盛制药和开元制药拓展化药业务[2] - 2011年1月成为山西省首家创业板上市企业 业务贯穿中药材种植到销售全环节 实现指数级增长[2] - 2016年8月完成定增收购康远制药100%股权 获得碳酸钙D3片等OTC重磅品种 与原有百余个OTC品种形成协同[4] 核心产品演变 - 抗肿瘤辅助用药"岩舒注射液"(复方苦参注射液)为独家专利产品 2007年贡献近3亿营收占比超80% 2016年销售收入约7亿元占总收入21%[4] - 2017年专利到期及国家辅助用药管控导致产品市场空间压缩[4] - 通过收购康远制药获得朗迪钙产品 2019年跃居钙制剂市场第一[5] - 后因政策调整与"钙王"分手 虽获得丰厚收益但未来业绩增长蒙上阴影[6] 营销体系转型 - 从传统ToB学术推广模式转向"临床、OTC、基层、电商"四轮驱动营销体系[8] - 达霏欣产品采用互联网营销策略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KOL合作精准触达目标用户[9] - 联合连锁药店打造"专业生发顾问"团队 发布《2022防脱生发行业白皮书》建立品牌专业度[9] 研发创新布局 - 2024年研发投入3.51亿元 较2023年显著增长 承诺持续保持营收占比10%以上[12] - 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清华大学等机构联合开展创新药开发[10] - 阴道用乳杆菌二联活菌胶囊完成3期研究 预计2025年申请上市 有望成为全球20年来首个双联活菌制剂[12] - 产品管线覆盖肿瘤、皮科、心脑等领域 包括酸枣仁合剂、安坤颗粒、小金丸、西黄丸、ZD23等品种[12] 行业政策影响 - 2018年带量采购政策颠覆仿制药市场规则 导致部分品种价格降幅超预期及区域市场准入受限[6]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创新药"列为新兴产业 国家通过优先审评、加快审批等措施鼓励创新[8] - 行业从仿制向创制转型成为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