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7月集装箱业务量同比小幅下滑0.9%至172.87万TEU 但累计业务量仍保持4.7%正增长至1184.96万TEU[2] - 散杂货业务表现强劲 7月单月同比大幅增长10.6%至10294.7万吨 累计业务量微增0.7%至73418.9万吨[2] - 区域业务呈现分化态势 长三角集装箱和环渤海散杂货增长稳健 而西南地区及港澳台码头业务显著承压[2] 集装箱业务 - 7月集装箱总量172.87万TEU同比下降0.9% 但1-7月累计1184.96万TEU保持4.7%增长[2] - 内地码头表现稳健 7月136.47万TEU同比增长0.4% 累计928.37万TEU增长5.3%[2] - 长三角地区集装箱业务持续领先 7月89.78万TEU增长1.0% 累计614.41万TEU增长6.8%[2] - 珠三角地区7月集装箱14.89万TEU下降7.9% 但累计104.57万TEU仍保持6.4%增长[2] - 海外码头7月集装箱32.31万TEU下降3.9% 累计224.41万TEU增长3.6%[2] - 港澳台码头业务明显疲软 7月4.09万TEU下降15.7% 累计32.18万TEU下降5.6%[2] 散杂货业务 - 7月散杂货总量10294.7万吨同比大幅增长10.6% 累计73418.9万吨微增0.7%[2] - 内地散杂货码头7月10168.8万吨增长10.1% 累计72812.8万吨增长0.6%[2] - 环渤海地区散杂货表现突出 7月3054.9万吨大幅增长21.7% 累计20293.3万吨增长1.9%[2] - 东南地区散杂货高速增长 7月180.7万吨暴涨55.2% 累计1214.6万吨增长26.2%[2] - 海外散杂货码头增长迅猛 7月125.9万吨大幅增长67.4% 累计606.1万吨增长11.2%[2] 区域业务表现 - 西南地区业务全面承压 集装箱7月0.92万TEU下降17.1% 累计6.69万TEU下降9.2%[2] - 西南地区散杂货7月625.7万吨下降2.9% 累计4383.8万吨下降13.8%[2] - 珠三角散杂货7月346.5万吨增长6.6% 但累计2429.1万吨下降5.0%[2] - 长三角散杂货7月5961.0万吨增长5.7% 累计44492.0万吨增长1.5%[2] 业务范围变动 - 公司自2024年7月起将PT Nusantara Pelabuhan Handal TBK(NPH)业务量纳入统计范围[2] - NPH为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28日完成收购的印尼码头项目 持股比例51%[2]
招商港口: 关于2025年7月业务量数据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