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形机器人“破晓”:至少十家企业公开商业化进展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进入"场景验证+成本临界点"阶段 被业界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 [1] - 工业柔性制造 教育 商业服务成为商业化主战场 家庭 养老 陪伴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 [2][3][7] - 成本大幅下降 价格击穿5万元大关 从五年前的300-500万元降至目前3.99-5万元区间 [5][6]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售出机器人及相关产品1.9万台 销售额超过2亿元 [1] 商业化进展 - 至少10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披露商业化进展信息 包括优必选 星动纪元 宇树科技等 [1] - 银河通用"智慧药仓"在京沪签约数百家药店 计划年底落地100家 [2] - 松延动力7月量产交付105台人形机器人 6月总订单规模突破2500台 总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 [2] -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 近百台远征A2-W将落地工厂 [2]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 规模约9051万元 [2]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 [2] 应用场景 - 工业操作被列为首个潜力应用场景 可完成上下料和物料搬运任务 [2] - 乐聚机器人在教育陪伴 一汽总装线空箱搬运 赛力斯物流运输等场景应用 [2] - 穹彻智能将具身大模型落地到食品加工等场景 [3] - 中科云谷自主研发300多条智能制造生产线 使用超过2000个工业机器人 试验性部署数十个人形机器人 [3] - 北京亦庄启动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 今明两年逐步释放万台 近50亿元应用需求 覆盖高端制造 教育教学 医疗康养等领域 [3] 成本与价格 - 人形机器人售价击穿5万元大关 宇树科技 松延动力 众擎机器人等企业在5万元以下市场布局 [5][6] - 宇树科技H1定价65万元/台 G1降至9.9万元/台 R1轻量版降至3.99万元/台 [6] - 五年前机器人造价300-500万元 现在成本降至5万元 成百倍下降 [6] - 机器人寿命达10-15年时 年使用成本1万元 月使用成本约1000元 [6] 发展预期 - 星动纪元预计机器人效率在今年下半年达到人工70% 明年提升至90% [3] - 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今年上半年甚至第一季度就已超过2024年全年 [7] - 具身智能AI被指完全不够用 是限制规模应用的最大挑战 [6] - 行业处于ChatGPT面市前1-3年的阶段 等待"机器人ChatGPT时刻"到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