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道氏技术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突遭终止 固态电池突围暗藏研发投入隐忧

项目调整与市场环境 - 公司暂缓年产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及新能源循环研究院项目 原计划投资17.06亿元的项目截至2025年6月30日投入进度仅18.67% [1] - 市场环境重大变化: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 海外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不及预期 磷酸铁锂材料以成本和安全优势挤压三元材料中低端市场 [1][1]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三元前驱体项目投资风险陡增 尽管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带来锂电池增量空间 但对高性能三元前驱体的规模化拉动仍需周期 [1] 研发投入与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大幅下降41.39% 第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900万元(降幅31.72%)[2] - 2024年研发支出2.39亿元(同比下滑16.7%)研发投入强度3.1% 显著低于新能源材料行业5%-8%的平均水平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6.54亿元(同比下降11.64%)归母净利润2.30亿元(同比增长108.16%)呈现减收增利 [2] - 期间费用严控:上半年期间费用3.86亿元 同比减少4609.97万元 其中销售费用降18.32% 管理费用增11.14% [2] 战略转型与技术布局 - 公司将研发资源集中于固态电池全产业链材料解决方案 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导电剂、硅基负极、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富锂锰基前驱体等 [2] - 研发投入下降发生在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期 对技术转型前景形成制约 [2] 实控人减持与市场反应 - 控股股东荣继华计划减持不超过1541.66万股(占总股本1.97%)减持后持股比例从16.19%降至14.2%左右 [3] - 减持时点与公司技术突破节奏高度重合 2025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约20% [3] - 市场担忧实控人减持传递对公司短期前景的谨慎态度 与加大研发投入的需求形成反差 [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磷酸铁锂材料持续蚕食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对三元材料形成结构性挤压 [1] - 固态电池未来前景光明但产业化道路充满挑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