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驾驭机器人、探秘脑科学,30余名深圳10后解码未来产业

星尘智能机器人技术 - 公司研发的Astribot S1机器人采用世界领先的"绳驱传动技术",运动表现更流畅、灵动自如,接近人类行为 [5] - 机器人可实现10秒快速上手操控,完成杯盖翻转、避开移动障碍物、抛掷物体等复杂动作,精准度引发全场欢呼 [5][7] - 应用场景覆盖冲调咖啡、宠物喂食、制作华夫饼、指挥音乐等,未来潜力包括替代危险劳动和军事应用 [7] - 公司强调机器人核心价值在于"协作而非取代",通过技术解放人力以聚焦创造与关怀 [7] 脑科学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脑所展示线虫302个神经元全连接图谱及果蝇嗅觉神经元3D重构,后者可识别4000多种气味 [10] - 研发可变孔径系统经127次动物实验及200多个3D打印原型迭代,体现"问题导向"创新哲学 [10] - 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首创"楼上楼下"模式:楼上科研机构(中科院合成所)与楼下初创企业协同,加速生命科学成果转化 [12] - 合成生物学通过改造生物系统,有望在医疗健康、绿色制造、农业环保等领域实现颠覆性突破 [12] 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 - 深圳理工大学定位新型研究型大学,2024年设立,采用"产教融合、学科交叉"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15] - 曙光书院以"三导师制"培养人才,传承高性能计算机研发团队的开拓精神 [17] - 产学研联动被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关键,青少年实践交流活动可双向激发科技创新与人才储备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