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话机器“人”】“让机器人去干活,触觉已经不是最大的卡点”

公司技术发展 - 公司从2017年起专注于触觉感知技术研发 专注于底层触觉感知芯片开发 历时四年多于2022年推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触觉感知专用芯片[1][2] - 触觉感知技术使机器人实现从"看得见"到"摸得着、懂力度、会适应"的进化 目前触觉感知能力自评达到70分水平[1][2] - 公司构建"仿真+实采"协同训练体系 新发布的触觉模拟仿真平台可使90%前期训练脱离真实场景 实现降本90%-95%[6] 行业应用与合作 - 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 公司技术赋能展会中80%-90%的机器人手商和80%以上的机器人厂商[3] - 机器人手已可胜任工业柔性工作 如线缆插取和零件拆取等精细操作 并在农副产品领域开展应用探索[4] - 已开发出小龙虾预处理雏形方案 预计明年可实现机器人预处理小龙虾 处理量占小龙虾总体80%的部分[1][4][5] 技术突破方向 - 提出"原子学习"训练方法 将任务分解为原子动作单独训练后再整合 相比重新学习新任务效率显著提升[6][7] - 触觉数据采集存在遥操成本高和手套映射差两大痛点 需结合仿真与实采数据解决[6] - 触觉系统复杂度远超想象 需处理连续数据流 公司采用任务分解训练方式实现实时抓取控制[2][6] 行业趋势认知 - 行业关注点从自由度数量转向实际作业能力 三指/二指低自由度夹爪在实际作业中更具成功率优势[4] - 机器人任务完成度已接近人类 但操作速度仍存在差距 预计1-3年内具身智能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4] - 触觉感知是机器人精准交互的关键拼图 其技术突破对开拓机器人应用场景具有重大意义[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