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信用和资产减值准备总额25,417,501.67元,主要涉及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及存货等项目,导致净利润减少9,941,898.01元 [1][2][9][10] 减值准备总体情况 - 2025年6月末减值测试覆盖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同资产和存货等资产类别 [1] - 信用减值准备(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43,196,547.47元,本期新增计提9,474,658.35元,期末余额250,614,686.74元 [2] - 资产减值准备中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19,456,028.75元,本期新增计提15,942,843.32元,期末余额20,279,266.11元 [2] -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期初及期末余额均为11,202,815.46元,本期无新增计提 [8][9] - 减值准备合计期初余额273,855,391.68元,期末余额282,096,768.31元 [2] 分项减值明细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27,158,855.02元,本期计提8,125,862.59元,核销1,658,073.82元,期末余额233,306,476.57元 [2] - 应收票据坏账准备期初余额2,457,305.51元,本期转回47,534.04元,期末余额2,409,771.47元 [2] -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期初余额13,580,386.94元,本期计提1,348,795.76元,核销30,000.00元,期末余额14,898,438.70元 [2] - 存货跌价准备中库存商品计提15,942,843.32元,转销15,119,605.96元 [7] 会计处理方法 - 应收票据按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银行承兑汇票不计提损失准备,商业承兑汇票与应收账款采用相同组合划分 [3] - 应收账款按账龄组合(组合1)和合并范围内单位组合(组合2)划分,组合1按账龄计提损失准备,组合2不计提 [4] - 其他应收款按保证金类(组合1)和合并范围内单位(组合2)划分,组合1参考应收账款损失率计提 [5] - 存货跌价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差额计提,库存商品及大宗原材料按单个项目计提,其他按类别计提 [5][6] - 合同资产基于信用风险特征按单项或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8] 治理程序 - 减值事项经第七届董事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1][9][10] - 董事会及监事会均认为计提符合企业会计准则及公司会计政策,能公允反映资产状况 [9][10]
巨力索具: 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准备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