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
公司出海战略 - 公司与关联方颜亚奇签署《代为培育协议》,委托其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以规避前期投资大、周期长、不确定性多的风险[1] - 海外市场空间大,调节剂认知不足且登记费用相对较低,农药企业正加大海外登记力度[1][3] - 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营方式,先登记再建渠道,等项目有收益后再考虑收购,海外投资建厂可能性不大[5] 行业现状与机遇 - 国内农药行业竞争激烈,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3.2%,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4%,行业利润率处于历史低位的5.7%[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环境友好等优点,国内登记产品比例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大,若实现100%渗透率市场容量可达630亿元[3] - 海外调节剂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为7%-8%,东南亚、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低,调节剂拓展空间大[2][3] 公司竞争优势 - 公司积累了一定的农药组合解决方案经验,计划将这套打法复制到海外市场[4] - 调节剂产品活性高,应用技术要求高,公司凭借技术实力敢于以调节剂产品出海[5] - 公司开始有针对性地招聘国际化人才,为未来海外市场拓展做准备[5] 市场拓展策略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的地区,如中亚的棉花和东南亚的热带水果,移植国内成熟的全程方案[5] - 海外农药产品登记是首要关卡,东南亚、非洲、中亚需2-3年,南美地区如巴西、阿根廷可能需要8年[4] - 亚非拉地区登记费用相对较低,完成一个登记的费用是1-2万美元,便宜的仅需几千美元,但费用逐年上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