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战略与背景 - 公司委托关联方颜亚奇代为培育海外农药项目 以应对前期投资大 周期长和不确定性多等因素 [1] - 公司高管出国考察发现海外市场潜力大 因海外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认知不足且登记费用相对较低 [1] - 公司外销收入占比过去10年均不及1% 但国内农药出口受阻且竞争激烈 2024年行业利润率仅5.7% 处于历史低位 [2] 海外市场机遇 - 东南亚 非洲及中亚地区种植水平偏低 调节剂拓展空间大 因当地缺乏技术支撑和完整产业链 [2] - 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低成本 高效益和环境友好优点 海外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7%-8% [3] - 亚非拉地区农药登记费用较低 单个登记费用为1-2万美元甚至几千美元 但费用逐年上升 [3] 行业与产品潜力 - 国内植物生长调节剂总市场容量可达630亿元(假设100%渗透率) 但国内登记产品比例较小 行业发展潜力大 [3] - 植物生长调节剂属于新兴农药品种 生产企业较少 通过调控植物内源激素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2][3] - 公司采用解决方案销售模式 将杀虫 杀菌 除草 调节剂和肥料组合销售 并计划复制到海外市场 [4] 出海策略与风险管控 - 采用代培育模式降低风险 由颜亚奇承担培育费用和风险 条件成熟后再注入上市公司 [5] - 海外登记存在不确定性 东南亚非洲需2-3年 南美巴西阿根廷可能需8年 且涉及当地持股或董事要求 [4][5] - 公司以轻资产方式运营 优先登记和建渠道 待项目收益后再考虑收购 避免海外建厂 [5] 目标市场与实施 - 重点关注与中国作物相似地区 如中亚棉花(移植新疆方案)和东南亚热带水果(移植海南广西云南方案) [6] - 公司针对性招聘国际化人才 在云南海南广西练兵 为未来东南亚市场储备技术基础 [5] - 调节剂产品活性高 应用要求严苛 目前国内企业主要以原药出口欧美 包括公司自身 [5]
国光股份董事长何颉: 调节剂出海打头阵 把握市场渗透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