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规模与地位 - 涪陵是全国最大最集中榨菜产区 产量约占全国近四成[1] - 产业产值已突破150亿元 预计2027年达到200亿元[1] - 2024年实现总产值155.45亿元 较上年增长6.7%[3] 产业链结构 - 拥有榨菜原料种植农户16万户 半成品加工户1700余户 榨菜股份合作社197个[3] - 榨菜生产企业46家 其中涪陵榨菜集团是酱腌菜行业唯一上市公司[3] - 半成品加工能力达80万吨以上 成品加工能力60万吨以上[3] 种植与产量数据 - 2024年种植青菜头面积74.03万亩 总产量190.8万吨[3] - 实现人均榨菜纯收入3805元[3] - 计划2027年种植面积稳定75万亩 总产量190万吨 产销成品榨菜65万吨以上[3] 品牌与认证 - 拥有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4件中国驰名商标[2] - 获"榨菜全产业链典型县"称号[2] - 30余个榨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8] 科技创新突破 - 成功绘制全球首个茎瘤芥全基因组高质量遗传变异图谱[5] - 覆盖全国203份最具代表性种质资源[5] - 选育出高山青菜头品种"高山青"和早熟品种"渝早100"等新品种[6] 加工技术升级 - 引入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加工生产线 应用低盐窖藏发酵等技术[7] - 榨菜含盐量从12%降至3%[8] - 投入5.2亿元推广盐水生化处理技术 建成44座废水处理设施[7] 资源循环利用 - 采用MVR蒸发浓缩技术 每年生产榨菜酱油5万吨 增加产值1亿元[8] - 通过结晶盐设备实现盐分重复用于腌渍[8] - 选育"渝芥优222"实现瘤茎和叶子均可食用 形成种养循环模式[7] 品种改良成效 - 通过育种突破温度限制 将上市时间从1-2月延长至10月底至4月底[7] - 培育出适宜机收的"渝机6号"和低皮筋品种"涪优928"[6] - 形成覆盖早中晚熟全周期的品种矩阵[5]
一颗青菜头创造百亿产业,涪陵榨菜凭什么“出圈”|活力中国调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