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零部件最高技术壁垒的行星滚柱丝杠,神秘在哪里?

行星滚柱丝杠的核心价值 - 行星滚柱丝杠是人形机器人最核心的传动部件,单台成本超万元,占整机价值19%,直接决定关节性能[1] - 特斯拉Optimus二代机器人使用14个瑞士GSA反转式行星滚柱丝杠,上肢8个下肢6个[3] - 传动效率高、定位精度高、承载能力强且使用寿命长,是现代机械传动的关键部件[3] 技术原理与优势 - 通过滚柱在丝杠和螺母间滚动实现直线与旋转运动转换,类似行星减速器原理[1] - 使用寿命是行星滚珠丝杠的10倍,具备自锁力可分担载荷,节约执行器功耗[6] - 开普勒K2大黄蜂机器人采用12个自研行星滚柱丝杠,续航8小时可抬30kg货物[6] 产业链与材料应用 - 上游材料:国外以合金结构钢为主,螺母/滚柱用100Cr6轴承钢(市价超5000元/吨);国内多用马氏体/奥氏体不锈钢(超万元/吨)[3] - 国内供应商:宇华精机为智元机器人供货,长盛轴承疑似供应宇树科技春晚机器人[6] 政策与市场发展 - 2023年工信部提出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中国制造2025》目标丝杠等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达80%[9][10] - 2024年中国行星滚柱丝杠市场规模13.13亿元,同比增长19.26%[13] - 全球龙头德国舍弗勒旗下GSA、Rollvis、Ewellix在华份额分别占27%、29%、15%[12] 国内技术突破 - 南京工艺、秦川机床攻克GCr15轴承钢真空淬火工艺,导程精度达G3级[11] - 诺仕机器人研发全球最小行星滚柱丝杠(直径1.5mm),突破C5级精度瓶颈[11] - 中国行星滚柱丝杠专利申请量全球占比44%,处于规模化应用关键节点[11] 厂商动态 - 雷迪克公司实现全类型(标准式/循环式/差动式/反转式)覆盖,部分机器人订单进入量产[14] - 长华集团新建杭州湾生产线,7月成功产出迭代样品并送检[14] - 行业整体处于成长期,厂商多聚焦研发或小批量验证[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