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营收94.91亿元,同比增长24.9%,净亏损0.65亿元,较上年同期4.4亿元亏损收窄超八成[1] - 2024年全年营收177.9亿元,同比增长29.4%,净亏损11.6亿元,较2023年14.7亿元亏损收窄约两成[6] - 2024年是公司连续第六年亏损,累计亏损额已达38亿元[6] - 上半年锂电池销量32.4 GWh,同比增长100.2%,其中储能电池18.87 GWh(增长119.3%),动力电池13.53 GWh(增长78.5%)[19] 业务结构 - 业务分为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两大板块,2023年动力电池营收占比41.5%,首次超过储能电池(40.8%)[8] - 2024年上半年储能电池营收占比53.6%,动力电池42.4%,战略呈现摇摆之势[9] - 动力电池以电芯出货为主,与头部企业整包(PACK)模式相比售价和毛利较低[18] - 储能业务主要布局家庭储能与大型储能,动力市场侧重商用车赛道[9] 行业竞争格局 - 锂电池行业竞争白热化,宁德时代上半年营收1788.86亿元(增长7.27%),净利润304.85亿元(增长33.33%)[3] - 正力新能上半年实现扭亏,预计净利润1.98-2.4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亿元)[3] - 公司2023年起进入中国锂电池厂商前十,上半年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用户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9] -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第八,市占率2.21%[9] 战略调整 - 2019年从动储结合转向主攻储能电池,后又重新平衡业务结构[8][9] - 实行"以价换量"策略导致毛利率低下,2023年毛利率仅4.1%,远低于宁德时代(24.4%)、创新航(15.9%)和正力新能(14.6%)[11] - 2024年10月更换总裁,由冯挺接替曹辉,并完成与兰钧新能源的经营层面合并[12][14] - 新管理层采取"坚决不卷低价"策略,统一价格并整合客户资源和产能[15][16] 运营现状 - 当前订单已排至年底,二季度产能利用率超90%,7月达100%[19] - 储能电池月度订单量约为产能的2-3倍,销售价格自二季度起持续上涨[17][19] - 计划2026年扩建产能,扩产幅度可能超20%[21] - 上半年整体毛利率8.7%(同比+4.8pct),动力及储能电池毛利率8.5%(上年同期2.6%),仍低于宁德时代(25%)[21] 海外布局 - 储能业务70%订单来自欧美、澳洲等高毛利市场,计划提升至90%[20] - 已在德国设立欧洲子公司,美国加州设立子公司,印尼投建锂电池厂(一期年产能8GWh)[20] - 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口同比增长174.6%至45.6 GWh,占总出口量35.9%[20] - 面临全球贸易壁垒升高风险,特别是美国市场可能因关税政策导致需求断崖式下降[20]
【深度】背靠“世界镍王”,连亏六年的瑞浦兰均能绝地求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