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三角半年瞰②:外贸韧性强,机器人亮眼,安徽汽车产量登顶全国

长三角地区GDP增长 - 上海GDP同比增长5.10% 江苏增长5.70% 浙江增长5.80% 安徽增长5.60% 均高于全国5.3%水平 [2] 进出口贸易表现 - 进出口总额增幅:上海2.40% 江苏5.20% 浙江6.60% 安徽15.20% [3] - 出口额及增幅:上海0.95万亿元增11.10% 江苏1.88万亿元增9.40% 浙江2.07万亿元增9.10% 安徽0.31万亿元增15.40% [3] - 苏州工业园区对东盟出口增92.8% 拉美增55.5% 非洲增18.6% [3] - 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60% 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增长迅猛 [3] 固定资产投资 - 41市中约半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负 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安徽 [2][6] - 南京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50% 合肥增速-4.90% [6] - 宿州/淮北/滁州增速均跌破10% [6] 工业机器人产量 - 上海工业机器人产量增11.9% 杭州增125.4% 宁波增48.3% [8] - 绍兴增64.0% 芜湖增19.9% 淮南增93.3% [8] 汽车制造业发展 - 汽车制造业产值增速:上海10.20% 江苏11.10% 浙江17.60% 安徽19.90% [10] - 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 新能源汽车73.09万辆 均居全国第一 [10] - 合肥通过"链长制"引入蔚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10] - 形成"研发在外(上海研发中心)制造在皖"的跨地域产业合作模式 [10] 区域发展策略 - 通过自贸试验区联动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企业成本 [4] - 上海港/宁波舟山港优化物流体系降低运输成本 [4] -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拓展东盟/拉美/东欧/非洲市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