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赛 田径、舞蹈等机器人靠这些黑科技通关

赛事概况 - 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体育盛会"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于8月14日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幕 [2] - 赛事涵盖16个国家、280支队伍,围绕竞技赛、表演赛、场景赛、外围赛四大类别共26个赛项展开487场比拼 [3] - 8月15日赛程包括田径1500米、400米、足球、武术、工业场景物料搬运等32个竞赛项目 [4] 参赛企业及成绩 - 宇树科技旗下北京灵翌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以6分34.40秒获1500米冠军,旗下上海高羿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以1分28.03秒获400米冠军 [4][7]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骄团队机器人获1500米亚军(6分54.92秒),天卓团队机器人获400米亚军(1分35.92秒),天骁团队机器人获400米季军(1分40.92秒) [7] - 北京舞蹈学院与湖北光谷东智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联合代表队凭借"兵马俑"机器人主题表演获群体舞蹈冠军 [4][16] - 鹿明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机器人以89.06分获群体舞蹈亚军,常州海毅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以87.60分获季军 [16] 技术突破与行业进展 运动控制 - 宇树科技通过算法改进使机器人1500米成绩较上半年明显提升,强调爆发力与散热能力的平衡优化 [7][11][13]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天工Ultra机器人实现全自主导航比赛,依靠视觉与环境感知完成赛道识别与路径规划 [8] - 田径赛道设计特殊:跑道宽度从常规1.2米增至2.1米,两侧设3米宽遥控区允许人工干预 [9][10] 群体协同 - 群体舞蹈需解决运动控制、动态稳定性、高精度时钟同步(厘米级定位)、分布式计算资源分配等核心技术 [18] - 鹿明机器人提出AI编舞系统需结合音乐节奏与文化背景生成动作序列,涉及跨模态学习与创意算法 [19] 硬件性能 - 全尺寸机器人优势在于力量爆发力与续航能力,短跑需强化爆发程序,长跑需优化散热设计 [11] - 400米被视为综合性能极限测试,需同时满足爆发力与散热需求,而100米障碍赛最考验运动控制算法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