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变更 - 无锡富豪柳敬麒通过博达合一科技以"股权受让+表决权放弃+定增认购"方式取得三超新材控制权 [2] - 交易分为三阶段:首期以24.52元/股受让1025万股(耗资2.51亿元),二期交割873.54万股,最终认购2.5亿元定增(20.04元/股获1247.5万股) [7] - 交易完成后博达合一持股比例将达24.83%,远超原实控人邹余耀10.34%表决权,总投入不低于7.15亿元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49亿元同比降27.49%,净利润亏损1.41亿元同比降623.64%,扣非净亏损1.45亿元同比降673.42% [4] - 2025年Q1营收5039.90万元同比腰斩54.78%,续亏625.58万元 [3] - 总资产从2023年末11.85亿元降至2024年末9.72亿元(-17.97%),净资产从8.11亿元降至6.58亿元(-18.79%) [4] - 2020-2024年间仅三年微利,累计盈利约0.66亿元,不及2021年单年亏损额 [4] 行业与业务现状 - 金刚线毛利率从2022年28%骤降至2024年17.89%,核心产品硅切片线订单量价齐跌 [3] - 产能从2022年初110万公里猛增至2023年2800万公里(增长25倍),但面临"售价不能覆盖成本"困境 [3] - 半导体装备板块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子公司江苏三晶半导体精密工具业务营收增67.54%,首次盈利163.55万元 [11] 新实控人背景 - 柳敬麒旗下博达新能2024年营收21.63亿元/净利润3.95亿元,2025H1营收18.43亿元/净利润4亿元 [5] - 通过收购ET Solar品牌打开美国市场,累计交付超10GW光伏组件 [5] - 生产基地分布在越南、柬埔寨等地,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10][12] 战略协同与转型 - 交易旨在整合光伏产业链资源,博达新能作为下游客户可与三超新材形成业务协同 [11] - 2.5亿元定增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当前资产负债率31%) [11] - 公司计划2025年深入布局半导体耗材和装备领域 [11] 行业环境 - 光伏行业深度调整,多晶硅产能过剩最严重,尾部产能预计2026年起陆续出清 [11][12] - 美国对东南亚光伏电池征收关税政策导致博达新能此前与交建股份的并购流产 [10] - 7月重要会议释放"反内卷"信号,推动产业资本主导的资源整合 [12]
80后富豪7亿入主“金刚线第一股”,博达系这次终于曲线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