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正经历从线上服务向线下连锁的战略转型 线下轻医美业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并实现爆发式增长 但整体营收下滑且传统线上业务持续承压 [1][3][6]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 同比下降7.0% [1][3] - 净亏损3600万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1890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4]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3050万元 去年同期净利润2220万元 [4] - 医美诊疗服务收入1.44亿元 同比飙升426.1% 首次成为最大收入来源 [1][6] - 信息及预约服务收入1.35亿元 较去年同期2.1亿元下降35.6% [3] - 医疗产品销售及维护服务收入7600万元 较去年同期1.06亿元下降28.1% [3] - 医美服务成本1.09亿元 较去年同期2160万元增长405.5% [5] 业务转型进展 - 线下轻医美连锁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收入占比跃居首位 [1][6] - 截至6月30日在全国9个主要城市拥有29家正式运营门店 [6] - 6月份有25家门店实现月度运营现金流为正 [6] - 二季度线下医美中心活跃用户数量超过10万人 [7] - 通过集中采购和自建产品管线降低药械流通成本 单店坪效达同业3-5倍 [6] - 顾客固定成本降至过去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6] 战略规划与扩张 - 2025年底前计划将医美中心数量扩充至50家 下半年预计新开十几家门店 [7] - 北京为重点城市 预计年底前门店数量达10家 [7] - 2026年新开门店数量预计不低于2025年 [7] - 长期目标为8-10年内实现千店规模 [7] - 当前以自营模式为主 现金储备9.99亿元支撑扩张 [8] - 计划四季度试点2-3家加盟门店 后续根据试点决定扩张节奏 [9] 行业竞争环境 - 医美行业线上流量红利减缓 监管持续深化 [1] - 线上信息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面临阿里健康 美团等综合平台产业链布局分流 [3] - 抖音 小红书通过直播和短视频重构流量入口 [3] - 医疗服务提供商倾向于多平台分发内容 降低对单一渠道依赖 [4] - 行业监管趋严导致部分不合规机构离场 [3]
营收下滑,由盈转亏,昔日医美巨头怎么了?公司:未来线下将达千店规模,现金储备充裕,足以支撑扩张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