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经理朱维缜的投资理念 - 投资框架以"为生活带来美好和快乐的公司"为起点,强调快乐消费的无限潜力[1] - 管理交银产业机遇基金一年内收益率达39.86%,重仓股泡泡玛特持仓期间涨幅超600%[1] - 新基金交银产业臻选布局紧扣"快乐"主题,关注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增量需求[1][2] 消费与TMT跨界投资框架 - 构建"四象限选股模型":1)TMT科技发展(如AI多模态应用)关注非线性增长标的 2)TMT周期投资(如传媒、计算机)在合理估值下早期布局 3)消费周期投资(如家电)经济复苏期买入龙头 4)消费产品创新(如潮玩、宠物)甄别长期趋势标的[2] - 传媒视角分析潮玩行业:兼具消费品与传媒属性,爆款IP弹性类似电影票房(千万投入撬动百亿回报),单店上限远超传统模型[2] - 消费+TMT能力圈构建历时8年,经历传媒低迷7年、家电地产后周期压力等考验[1] 悦己消费行业趋势 - 物质丰富后功能消费让位于情绪消费,参考日本90年代经济放缓后动漫、宠物行业爆发[3] - 中国悦己消费品类更丰富(潮玩、宠物、游戏、影视等),2023年潮玩龙头线下销售额逆势增长并成功开拓东南亚和欧美市场[3] - 2025年初AI情感陪伴应用(多模态助手、陪伴机器人、沉浸式游戏)将释放更多悦己场景,如游戏内虚实融合体验[3] 传媒与文化消费前景 - 中国现象级IP集中爆发:《黑神话:悟空》《哪吒2》(影史票房纪录)、Labubu、《恋与深空》(App Store畅销榜首)[3] - 未来10年传媒板块在A股重要性提升,文化消费爆发时代已至[3] - 新媒介(移动互联网碎片化、社交化特征)将孕育新一批伟大公司,适配短视频/社交图文高频曝光的视觉化形象[4] 估值与市值逻辑 - 快乐消费企业市值天花板难以预测,如迪士尼曾突破2万亿美元[4] - "产业趋势比估值更重要":能容忍绝对高估值但不能容忍相对高估值[4] - 认知差创造超额收益:港股互联网公司15倍PE,传统分析师认为贵而硬科技基金经理认为便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