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项目位于陕北毛乌素沙漠边缘,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由山东能源兖矿能源建设运营 [1] - 项目于2015年8月23日全流程打通并成功产出合格柴油、石脑油等产品,产品产量已突破百万吨大关 [1] - 项目被列入建党百年百条精品线路,成为展示中国工业实力和科技创新的标志性工程 [1] - 项目基于2012年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需求启动,旨在解决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性困局 [1][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核心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低温费托合成技术,将煤炭气化后通过费托合成装置产出液蜡和高端化学品 [3] - 关键单元技术全部采用自主知识产权,从5000吨/年中试装置直接放大至百万吨级,属全球罕见 [6] - 2018年建成1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装置,实现煤炭一步法制烯烃,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掌握高、低温费托合成工业化应用的企业 [14] - 累计实施980多项技术改造,包括合成圈关键技术升级和催化剂攻关,使费托合成装置实现常态化高负荷运行 [7][8] 运营成果与经济效益 - 2023年煤液化系统实现满负荷稳定达产,能源转化率达48.96%,为历史最好水平 [19] - 技术改造使能耗和生产成本降低10%,年节约标准煤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34万吨 [19] - 115℃精制费托蜡打破国外垄断,获得欧盟和美国FDA认证,畅销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 [18] - ORC余热发电项目年新增发电量11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3400吨,减排二氧化碳5000吨 [19] 产品与产业链延伸 - 产品涵盖柴油、石脑油、液化石油气、高端精制蜡及烯烃类产品,具有十六烷值高、低硫低氮低芳烃等优质特性 [8][14] - 10万吨/年费托蜡精加工项目于2020年投产,产品应用于聚氯乙烯润滑剂、热熔胶、化妆品等高附加值领域 [17][18] - 正在推进50万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工业示范项目,计划形成油化结合新局面 [20] - 费托蜡精加工一期扩产技改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能达20万吨,推动产品向精细化工转型 [20] 未来发展规划 - 以科技创新驱动煤基能源化学品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技术向终端化、精细化升级 [19][21] - 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致力于实现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走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21] - 强化高、低温费托合成技术优势,开发多品种、系列化、高端化成套加工技术,优化产品结构 [21]
十年战黄沙 点煤化“金”河 ——山东能源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投产10周年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