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近期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连续2个涨停板后再度大涨8% 市值达到512亿元新高 [1] - 股价上涨受H股IPO计划及新兴领域投资预期催化 公司拟将部分募资用于电动航空及机器人组件业务 [1] 业务结构及盈利依赖 - 公司营收超八成依赖传统电驱业务 2023年及2024年工业电机及驱动、日用电机及控制板块营收分别为127.56亿元和130亿元 [2] - 盈利主要依赖子公司南阳防爆 2022-2024年南阳防爆净利润占公司总净利润比例达66.31%-131.58% [3][5] - 南阳防爆2022-2024年营收占比稳定在25%-28% 净利润贡献率波动较大(54%-132%) [3][5] 新业务发展现状 - 机器人组件业务营收占比仅2.6%左右 2022-2024年该板块营收分别为3.56亿元/4.06亿元/4.52亿元 [11][13] - 新能源汽车电驱业务呈下滑趋势 2024年营收8.08亿元(占比4.97%)较2021年6.68亿元增长有限 毛利率从18.35%降至13.35% [7] - 机器人组件毛利率出现波动 2025H1为22.1% 低于去年同期的23.4% [14] 研发与资金状况 - 研发支出持续投入 2022-2024年研发支出均超8亿元 占营收比重约5.4%-5.7% [15] - 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截至2025年6月末货币资金36.01亿元(含8.10亿元受限) 短期借款29.09亿元 [14] - 上市以来累计融资126.54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59.04亿元 累计净利润93.45亿元 [15] 历史业务表现对比 - 公司盈利波动性显著 2019H1归母净利润曾达6.10亿元 2025H1为5.37亿元 [6] - 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不及预期 销量从2022年1086万kW下降至2024年879万kW 市场份额处于行业第三梯队 [7] - 对比同行联合动力电驱业务持续增长 其2024年电驱系统销量达371.16万台套 营收140.51亿元 [7] 新兴领域布局 - 电动航空领域已掌握高功率密度电驱动技术 成为全球eVTOL动力系统重要供应商 [10] - 机器人领域聚焦关节模块/灵巧手等产品 布局人形机器人及特种机器人市场 [10] - 通过合营企业推进载人航空电驱动系统适航验证 但新业务商业化尚处早期阶段 [10][14]
卧龙电驱拟赴港上市加码新风口业务:机器人营收贡献不足3%,研发支出数据“打架”|IPO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