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15亿元,同比下降30.08%,净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46.46%,主要受钢铁行业长周期减量调结构影响,相关信息化与自动化需求下降[2] - 公司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战略,发布宝联登工业智算云平台,明确"2511"推进计划(打造100个智能体,实现1000个场景突破),加速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3][4] - 研发投入保持稳定,报告期研发费用5.92亿元,同比下降1.01%,持续强化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能力[8]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47.15亿元,同比下降30.08%,其中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收入30.18亿元,服务外包收入16.65亿元,系统集成收入0.22亿元[2][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亿元,同比下降46.46%,基本每股收益0.250元/股,同比下降46.70%[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46亿元,同比增长3.40%,货币资金37.04亿元,较年初下降18.60%[2][9] - 存货39.27亿元,较年初增长44.19%,主要系自动化业务在执行项目库存增加所致[9] 业务发展 - 软件开发及工程服务业务聚焦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基于宝联登平台构建"流程管控+数字智能"融合驱动的新一代工业软件产品[3] - 自动化业务构建以自主可控中大型PLC及宝联登平台为核心的全栈国产化产品体系,大型T4系列PLC落地广西宏旺酸洗轧机联合机组[6] - 工业机器人业务构建1KG-500KG负载的完整产品矩阵,在3C行业形成显著竞争优势,并实现新能源、金属加工等领域布局[3][5] - 宝之云业务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进行布局,稳步推进宝之云华北基地建设,形成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智算服务方案[3][7] 技术创新 - "宝联登"钢铁行业大模型平台荣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奖项SAIL奖,获评新华社"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产品品牌组第8名[3][4] - 持续研发冶金工业人型机器人全栈技术,实现稳定直立行走、自主导航及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初步应用,基本具备完整通用人形机器人能力[5] - 开展全栈国产化PLC研发及产业化攻坚行动,天行PLC产品性能实现跃升,建立覆盖全国的PLC产品销售体系[6] - 牵头编制《钢铁行业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准化、规范化发展[6] 行业环境 - 钢铁行业处于长周期减量调结构发展阶段,供需矛盾加大、行业利润下降,压力持续向产业链上下游传递[3][7] - 工信部发布《两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深化人工智能与工业融合,支持大模型和工业智能体研发,推动智能工厂梯度培育[3] - 工业智能正从单点技术应用向全流程智能化升级,但仍需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3] 子公司表现 - 主要子公司中,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净利润714.43万元,上海宝景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净利润856.40万元,日本宝信株式会社净利润28.38万元[10] - 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营业收入3.48亿元,净利润4,652.33万元,表现较为突出[11] - 报告期内现金购买宝信软件(云南)有限公司,产生净利润327.36万元[12]
宝信软件: 2025年半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