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领导层变动 - 创始人包凡以自由身重新出现但不再参与公司日常管理与运营 公司战略由执行委员会推进[2] - 包凡通过多重架构持有公司48.71%股份 对需75%股东同意的重大决议拥有一票否决权[2] - 2024年10月包凡妻子许彦清出任董事会主席 11月王力行接任CEO 标志职业经理人团队全面掌权[2] 战略转型 - 公司从关系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提出华兴2.0战略 将AI、具身智能和并购列为三大核心方向[2] - 传统FA业务依赖信息不对称和关系网络 而AI赛道需要技术认知与产业资源的双重赋能[5] - 公司定位为AI生态连接器 通过FA业务串联技术方、产业方和资本方[6] AI领域布局进展 - 2023年初启动整风运动 要求团队重新梳理FA业务底层逻辑 将AI和具身智能列为重点方向[3] - 2025年7月具身智能赛道爆发7笔大额融资总金额超28亿元 公司作为独家财务顾问参与其中3笔总融资额近15亿元占比超50%[3] - 早期接触智谱AI并于2022年成为其B轮融资核心参与者 智谱AI估值已超400亿元[4] 核心能力建设 - 组建跨学科团队包括机器人领域资深工程师、算法研究员和产业顾问[5] - 建立五维评估体系包含底层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能力和资金储备[5] - 推行敏感度+灵活度的组织文化 分析师新人先进入分析师池以便快速响应技术迭代[7] 典型案例成果 - 星动纪元实现产品批量交付 客户覆盖全球市值TOP10科技巨头中的9家 海外订单占比超50%[3] - 在星动纪元案例中促成鼎晖VGC、海尔资本等财务与产业资本联合投资 并协助其与北自科技、海尔智家等企业建立战略合作[6] - 允许团队孵化AI工具平台用于提升项目尽调效率[7] 行业竞争与挑战 - 具身智能从单一机器人向多智能体协作演进 公司目前布局仍集中于单机产品[8] - 红杉中国推出xbench基准测试 将技术能力与实际应用结合 形成技术+场景的双重评估体系[8] - AI项目商业化周期较长 星动纪元虽交付200台产品但大规模量产仍需突破成本瓶颈[8] 内部协同需求 - 公司投行业务、投资管理与华兴证券三大板块在AI赛道的协同效应尚未完全释放[8] - 华兴证券在硬科技企业IPO方面的经验尚未有效反哺FA业务的项目筛选[8] - 投资管理团队的退出策略需与投行的并购业务形成联动[8] 行业意义 - 公司转型具有标本意义 显示当流量红利消退需深入技术肌理重构产业价值才能在硬科技时代存活[10] - 探索书写中国资本新篇章 从套利者到赋能者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10]
包凡不在这两年,华兴资本用AI布局迎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