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控股(01911)

搜索文档
包凡确实回来了
投中网· 2025-08-09 10:30
他从繁荣中来。 作者丨 蒲凡 来源丨 投中网 可能还有很多问题还没有答案,但重要的是,包凡回来了。 8 月 8 日,《财新》援引 " 多个独立信息源 " 爆料称,被有关部门带走配合调查、已经许久未曾 露面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最近 " 出来了 " ,但包凡案件的相关代理律师拒绝谈论案件任何信息, 而华兴资本于当日给予《财新》的回应称,包凡不再参与集团日常管理与运营,其个人生活动态属于 私人事务范畴。投中网通过相关消息人士进一步确认获悉, 包凡确实已经 " 结束配合调查 " 。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第二次出现在 2024 年 2 月,当时华兴资本发布公告称,包凡 " 由于健康原因及希望将更多时间用 于处理家庭事务的考虑 " 辞去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及提名委员会主席、执行 委员会主席等职务,并没有提及是否还在配合调查。但后来的事实证明, 这一系列动作是,需要 " 华兴资本 " 这家公司本身需要走出来 —— 据华兴资本在 2023 年 2 月 16 日、 2 月 26 日及 8 月 9 日所披露,受包凡事件影响,华兴新经济人民币四期基金和美元四期基金募资提前结束,同时 投资 ...
C1 Fund登陆纽交所:专注Web3及数字资产服务,华兴资本担任亚洲唯一承销商
IPO早知道· 2025-08-09 10:14
C1 Fund上市概况 - 全球首家专注于Web3及数字资产服务的私募投资公司C1 Fund正式登陆纽交所 [2] - 发行6,000,000股 发行价每股10美元 总募集金额6000万美元 [2] - 计划将至少80%总资产投资于Web3及数字资产服务和技术领域公司的股权及股权挂钩证券 [2] - 目标通过投资30家顶级数字资产服务和技术公司实现投资目标 [2] C1 Fund核心团队 - 董事长为Coinbase前首席法律与政策官Michael Lempres [2] - 首席执行官为连续创业者Najam Kidwai博士 曾早期投资Forge Global和Destiny XYZ [2] - 副董事长为Klickl CEO Michael Zhao [2] - 首席投资官为前高盛伦敦和新兴市场运营主管Elliot Han [2] 上市意义与创新 - 标志着传统金融市场与Web3行业的深度结合 [3] - 通过LP份额上市方式解决Web3一级市场投资退出的不确定性 [3] - 高效链接Web3行业价值成长机会和美国主流金融市场流动性 [3] 华兴资本角色 - 作为亚洲唯一承销商协助C1 Fund美股IPO [3] - 协助对接瑞橡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3] - 与C1 Fund在投资理念和合规性方面达成深层次共识 [4] - 未来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通过一二级资本市场联动深化Web3布局 [4] 华兴资本战略布局 - 自今年6月公告进军Web3及数字资产领域 [4] - 在基础设施、人员配备及业务层面进行全方位深入布局 [4] - 此次合作是华兴"2.0时代"全面拥抱Web3的标志性案例 [4] - 未来致力于成为联结Web2和Web3世界的桥梁 [4]
被特朗普要求“辞职”后,英特尔CEO陈立武发声;华兴资本包凡归来,结束两年半配合调查;LV回应关闭中国首家巧克力店丨邦早报
创业邦· 2025-08-09 09:09
【英特尔 CEO 陈立武亲写员工信回应:许多事情"不是事实",暗示未来不会辞职】 8 月 8 日消 息,在被美国总统特朗普点名"应立刻辞职"后,英特尔 CEO 陈立武晚时写了一封近 700 字的信给 英特尔员工,并发表在公司官网上。陈立武在信中强调,他感谢给他机会,而关于他的事情,"有很 多不是事实,需要去澄清"。同时,他还表示自己有 40 多年的行业经验,始终遵循最高的法律和道 德标准,声誉建立于言出必行。信的末尾,陈立武暗示自己不会辞职。他表示,公司未来目标明确、 面临重大机遇,其将继续"与英特尔员工并肩同行"。 英特尔发布声明称,该公司、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陈立武致力于推进美国的国家和经济安全利益,并 正在进行符合总统 "美国优先"议程的重大投资。英特尔称,该公司在美国生产已有 56 年的历史, 将继续在美国半导体研发和制造领域投资数以十亿计美元,包括在亚利桑那州新建晶圆厂,该工厂将 采用美国最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英特尔表示,期待与特朗普政府继续合作。 完整早报音频,请点击标题下方小耳机收听 知情人士称,在特朗普意外介入前,英特尔 CEO 陈立武与部分董事会成员之间已因核心战略问题存 在分歧,包括公司是否 ...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现身,相关人士证实已出来
新浪科技· 2025-08-08 21:56
【#传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有新动态#】#华兴资本相关人士回应包凡新动态# 8月8日,据传华兴资本创 始人包凡近期"出来了",对此,经向相关人士求证,对方表示:"出来了!"此前2023年2月包凡被有关 部门带走调查,距今已有两年半时间。此番重新现身,外界关注其是否彻底重归自由。(新浪基金) # 华兴资本回应包凡归来传闻# ...
被查两年半,华兴资本包凡重新现身
YOUNG财经 漾财经· 2025-08-08 17:17
被查两年半,华兴资本包 凡 重新现身 根据财新报道,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在被查两年半后,近期重新现身。 ■ 资料图。 ...
港股异动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再涨超20% 年内股价累计飙升1.4倍 公司进军数字货币领域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5:01
今年6月底,华兴资本控股宣布,董事会决议在稳固华兴现有业务的同时,进军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 领域,并批准总额为1亿美元的预算,在未来两年期间用于集团发展Web3.0业务和投资加密货币资产。 公告指出,在集团基金成功投资了Circle Internet Group,以及为众多加密货币龙头企业完成了上市及多 轮融资相关服务的基础上,集团将加大对稳定币、RWA(现实世界资产)以及围绕加密货币全链条生态系 统的投入及发展力度,并积极拓展相关业务牌照的申请和升级。 智通财经APP获悉,华兴资本控股(01911)再涨超20%,年内股价飙升逾1.4倍。截至发稿,涨20.24%, 报7.07港元,成交额8617.7万港元。 消息面上,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这是在中国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 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中国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8月7 日,全球首个RWA注册登记平台正式上线。此外,加密货币市场再迎利好,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 项行政命令,允许美国人的401(k)计划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以及其他所谓的另类资 产。开源证券此前研报指出,稳 ...
异动盘点0807|宜搜科技涨超12%,曹操出行早盘涨超15%;美股Shopify大涨21.97%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8-07 12:00
港股市场表现 - 宜搜科技(02550)涨近12.63%,公司认购Lightnet约1.23%股权,总代价500万美元 [1] - 迈富时(02556)盈喜后跌近2.28%,预期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约人民币3180万元至410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约人民币8.2亿元 [1] - 新鸿基公司(00086)涨近4.19%,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不低于8亿港元,2024年同期为7540万港元 [2] - 曹操出行(02643)早盘涨近15.68%,月内累计涨幅逾两成,与胜利证券签署虚拟资产战略合作备忘录 [2] - 博安生物(06955)跌近5.06%,拟配售480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36%,配售价每股16.42港元,较上一日收盘价折让约8.78% [2] - 华兴资本控股(01911)再涨近6%,年内股价已累涨1.1倍,董事会决议进军Web3.0和加密货币资产领域,批准1亿美元预算 [3] - 国泰航空(00293)续跌近3%,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长8.3%,经营利润59亿港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Keep(03650)再涨超10%,本周累计涨幅已超22%,上半年经调整利润净额约人民币1000万元 [4] - 思摩尔国际(06969)涨近5%,英美烟草(BAT)新型烟草产品收入16.51亿英镑(同比+2.4%),调整后毛利10.06亿英镑(+6.8%) [4] - 小米集团-W(01810)现跌超4%,野村上调目标价79%至61港元,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中性" [5] 美股市场表现 - 苹果(AAPL.US)拉升涨5.09%,承诺再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美国国内制造业,累计承诺投资达6000亿美元 [6] - 麦当劳(MCD.US)涨2.98%,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4%至68.4亿美元,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1%至32.3亿美元 [6] - Snap(SNAP.US)暴跌17.15%,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至13.4亿美元,净亏损扩大至2.63亿美元 [6] - Shopify(SHOP.US)大涨21.97%,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1%至26.8亿美元,营业利润2.91亿美元 [7] - 迪士尼(DIS.US)跌2.66%,第三财季营收同比增长2%至237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61美元 [7] - Lucid(LCID.US)跌9.71%,第二季净亏损扩大至8.55亿美元,营收2.59亿美元,交付3309辆汽车 [7] -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US)跌0.85%,在Truth Social上开始Beta测试其新的人工智能搜索功能Truth Search AI [8] - 特斯拉(TSLA.US)涨3.62%,正在测试升级版的全自动驾驶(FSD)模型,新FSD模型具有约10倍的参数 [8] - Michael Kors品牌母公司Capri Holdings(CPRI.US)涨14.51%,第一财季营收下降6%至7.97亿美元,每股盈利为50美仙 [9] - 美国食品外送公司DoorDash(DASH.US)涨1.10%,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至32.8亿美元,净利润2.85亿美元 [9] - 美国共享打车平台Lyft(LYFT.US)跌3.58%,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至15.9亿美元,净利润4030万美元 [10]
华兴资本控股再涨超10% 年内股价已累涨1.1倍 公司进军数字货币领域
智通财经· 2025-08-07 10:01
8月1日,中国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正式生效,这是在中国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中国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开源证券此前指 出,稳定币迈向合规化发展阶段,牌照成为入局关键,看好稳定币及RWA市场投资机遇。 华兴资本控股(01911)再涨超10%,年内股价已累涨1.1倍。截至发稿,涨10.7%,报6.21港元,成交额 1879.28万港元。 消息面上,今年6月底,华兴资本控股公布,董事会决议在稳固华兴现有业务的同时,进军Web3.0和加 密货币资产领域,并批准总额为1亿美元的预算,在未来两年期间用于集团发展Web3.0业务和投资加密 货币资产。公告指出,在集团基金成功投资了Circle Internet Group,以及为众多加密货币龙头企业完成 了上市及多轮融资相关服务的基础上,集团将加大对稳定币、RWA(现实世界资产)以及围绕加密货币全 链条生态系统的投入及发展力度,并积极拓展相关业务牌照的申请和升级。 ...
华兴豪赌
虎嗅APP· 2025-08-01 08:28
核心观点 - 华兴资本在具身智能领域进行了大规模布局,7天内参与了三笔大额融资,总融资额约15亿人民币,占同期具身智能融资总额的一半以上 [4] - 华兴资本从2023年初开始布局具身智能,远早于市场关注该概念的时间点 [13] - 华兴资本将具身智能视为类似移动互联网的重大机遇,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全方位布局 [8] 华兴资本的转型与布局 - 华兴资本从2022年开始经历内部重塑,从互联网并购转向AI和具身智能领域 [6] - 华兴资本CEO王力行形容公司正在经历"二次创业",要求员工具备创业精神而非加入成熟机构的心态 [8] - 华兴资本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由先进制造组负责人李子越主导,团队人数已翻数倍 [8] - 华兴资本建立了FSG共享平台,将项目经验提炼为行业知识供内部学习 [15][20] 具身智能行业现状 - 7月7日到13日,具身智能领域完成7笔超亿元融资,总金额达28亿人民币 [4] - 目前具身智能行业规模约150亿美元,分为10亿美元、3-10亿美元和3亿美元以下三个梯队 [26] - 行业评估标准从早期的技术能力转向包括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能力和资金储备五个维度 [16] - 具身智能被认为与大模型发展路径不同,可能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非快速收敛 [24] 华兴资本的投资策略 - 采用VC的FOMO心态,早期接触并布局具身智能项目 [13] - 2023年最早接触的客户是后来完成5亿元A轮融资的星动纪元 [16] - 投资标准不限定具体商业模式,但要求企业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 [16] - 华兴资本认为当前具身智能行业渗透率仍低,头部企业融资能力证明其价值而非泡沫 [24] 华兴资本的内部变革 - 2023年起强调敏感度和灵活度以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18] - 新分析师先进入"分析师池"而非直接进组,以灵活调配资源 [19] - 2017年开始组织架构调整,最终形成行业组与执行组协同的模式 [21] - 华兴资本培养人才注重正直善良、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CEO王力行就是内部培养的典型 [17][18]
华兴豪赌
虎嗅· 2025-08-01 06:56
具身智能融资热潮 - 2023年7月7日至13日,具身智能领域创下7笔单笔超亿元融资,总金额达28亿人民币,形成与大模型类似的吸金效应 [1] - 华兴资本参与其中3笔大额交易(星海图、星动纪元、跨维智能),涉及金额约15亿人民币,占融资总额超50% [1] - 具身智能赛道当前总规模约150亿美元,按估值分为三个梯队:10亿美元以上(第一梯队)、3-10亿美元(第二梯队)、3亿美元以下(第三梯队)[23] 华兴资本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互联网并购(如滴滴收购Uber中国)转向AI和具身智能领域,内部称为"二次创业" [4][13] - 2023年起采用VC的FOMO逻辑布局,已参与智谱AI(估值超400亿)、硅基流动、生数科技等12个AI/具身智能项目,最早可追溯至2021年 [8][9] - 先进制造组团队规模翻数倍,专职具身智能研究人员从3人增至6人,每月进行行业复盘会 [10][12] 业务布局方法论 - 评估具身智能企业的五大标准:底层模型能力、数据解决方案、软硬件协同、商业化闭环、资金储备 [12] - 通过FSG共享平台实现知识沉淀,既保护项目保密性又提炼行业普适价值,该平台源于2017年组织架构变革 [18][19] - 采用"分析师池"机制灵活调配资源,应对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双赛道需求 [16][17] 行业竞争格局 - 具身智能仍处早期阶段,市场渗透率低,头部企业融资能力显著强于新入局者 [20][21] - 不同于大模型行业的收敛趋势,该领域可能出现百花齐放局面,资金端呈现财务投资人、产业资本、国家队等多元化特征 [21][24] - 头部FA机构重兵投入,单项目学习周期达1-2个月,需完整研读技术论文并与高校背景创业者深度互动 [10][12] 公司管理变革 - CEO王力行提出敏感度与灵活度双核心,要求组织适应21年后一级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 [16] - 人才选拔标准升级:正直善良为底线,叠加创业精神和业务能力,拒绝"成熟机构"心态 [15] - 内部文化去狼性化,鼓励知识共享,允许员工加入客户团队以构建生态影响力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