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期市为纽带联通全球产业链

PTA期货国际化进程 - 2025年9月逸盛石化子公司与ITG首单PTA保税交割落地 通过滚动交割模式实现工厂直达保税仓库 境外买方凭仓单提货[1] - PTA保税仓单被称为中国PTA国际通行证 促进货物跨境流动便捷化 推动郑州价格成为全球产业链互联纽带[1] - 郑商所2018年推出出口型车(船)板交割制度 以类FOB模式实现期货规则与海关法规融合创新 为净出口产品保税交割探路[1] 制度创新与市场参与度提升 - PTA保税交割制度降低境外企业参与成本 吸引更多境外产业企业参与交易 截至2024年底30多个国家地区700余名境外交易者在郑商所开户[2][3] - 出口型保税交割制度允许企业用保税仓单交割 无需完成全部完税流程 提升交付效率并方便调整交割方式与仓储布局[2] - 意大利GSI公司通过PTA期货更深入了解中国聚酯产业链动态与定价机制 实现与中国供应商稳定合作[3] 企业国际贸易模式升级 - 万凯新材料采用郑州期货价格作为报价基准 通过期货锁定原料成本 货款采用20%定金加80%见提单支付模式确保结算顺畅[2] - 厦门国贸石化聚酯链业务规模从2018年40万吨增至280万吨 带动设备制造与工程建设企业组团出海[4] - 物产中大化工借助期货工具将俄罗斯菜油进口量从0增至超10万吨 非洲花生进口从0跃升至10万吨 2024年相关品种年出口量50多万吨[6] 期货工具对企业经营的赋能 - 万凯新材料利用PTA、瓶片期货构建成本利润管理体系 锁定PTA至瓶片加工利润 利润波动明显收窄[4] - 新凤鸣集团2024年春节通过期货卖出交割3600吨短纤 交割均价7545元/吨较现货溢价62元/吨 期现结合实现库存压力下增值[5] - 新凤鸣聚酯产能从2018年480万吨扩大至2024年885万吨 出口量增长近3倍 PX和短纤期货实现全链条风险管理[5] 产业角色与全球业务拓展 - 逸盛石化从8年前1220万吨产能成长为2190万吨全球最大PTA企业 出口量翻倍至100万吨 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地区[6] - 企业从单纯产品销售转型为提供期货点价、保税交割、风险管理的综合服务[6] - 期货市场推动国内企业从境外破冰参与到扬帆出海 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