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产业崛起 催生保险需求新蓝海

机器人产业与保险创新 核心观点 - 机器人应用场景爆发式扩张催生全新风险保障需求蓝海,保险行业正加速创新以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保障体系 [1] - 机器人保险需突破风险评估、产品定价、数据孤岛等核心难题,政策支持与行业协作成为关键驱动力 [6][8] 机器人应用风险与保障需求 -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暴露机器人失控、碰撞等风险,中国人保通过货物运输险、财产险提供赛事保障 [2] - 服务型机器人在餐饮、物流等场景存在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风险,第三方责任险需求迫切 [2] - 专家建议机器人险种覆盖四大领域:产品责任险、财产损失险、网络信息安全险、研发保险 [3] 保险行业创新实践 - 中国人保为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机器人赛事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提供专项保障 [4] - 大家财险承保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VIATRIX,人保财险在梅州、宁波落地物流机器人财产险及人形机器人综合险,单笔保额达1800万元 [4] 政策支持与行业挑战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保险产品创新,宁波市对投保企业给予最高200万元保费补贴(费率≤3%) [5][6] - 缺乏历史数据导致精算困难,技术迭代快加剧风险评估动态调整难度,责任边界模糊增加承保复杂性 [6][7] 数据共享与未来方向 - 需建立保险公司、厂商、应用方共建的事故共享平台,开发模块化保险产品并配置实时风险监控模块 [8] - 保险业协会需牵头制定数据标准与脱敏机制,构建行业级风险数据共享基石 [8] - 机器人全流程保险(研发、生产、使用)市场空间广阔,将成为服务制造强国的重要金融工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