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投资管理办法总则 - 公司制定对外投资管理办法旨在规范投资行为,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1] - 对外投资包括货币资金、股权、实物资产及无形资产作价出资等多种形式 [2] - 投资分为短期投资(持有不超过一年)和长期投资(超过一年),涵盖股票、债券、基金、股权投资等类型 [2][4] - 投资管理需遵循合法性、效益最大化、战略匹配、风险收益平衡及科学决策原则 [5] 投资组织与决策管理 - 股东会、董事会为决策机构,财务部门负责财务管理及手续办理,法律顾问负责协议审核 [9][10][11] - 投资方案需评估现金流量、时间价值、风险等关键指标,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供决策 [13][12] - 项目实施需明确资金、责任及时间节点,变更需经董事会或股东会批准 [14][15] - 实物或无形资产投资需经评估机构估值并通过董事会或股东会决议 [16] 投资执行与监督 - 投资实施需签订合同并取得权属证明,财务部门需完整归档决议、合同等文件 [15][17] - 资产处置(收回、转让、核销)需按权限审批,清算时需核查资产及债权债务 [18][19][20] - 财务部门需审核处置文件并规范会计处理,审计机构需监督项目执行 [21][23] 投资转让与人事管理 - 投资可因经营期满、破产、不可抗力或战略调整等原因收回或转让 [24][25][8] - 转让程序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财务部门需评估防止资产流失 [26][28] - 被投公司董事、监事等由公司委派,需履行监督职责并提交年度考核报告 [29][30] 财务管理与信息披露 - 财务部门需按项目明细核算,定期分析被投方财务状况并执行年度审计 [31][32][33] - 会计核算需符合公司制度,可委派财务负责人监督被投公司财务真实性 [34][35] - 对外投资需依法披露信息,知情人员需保密未公开事项 [37][39] 附则 - 制度未尽事宜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由董事会解释并自股东会通过生效 [40][42][43]
芯动联科: 《对外投资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