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外投资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投资管理制度总则 - 公司制定本制度旨在规范投资管理流程,提升决策效率,防范风险,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并保护股东权益 [1] - 制度依据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 [1][2] - 投资分为产业型(股权投资)和财务型(中短期财务收益)两类,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公司主业发展战略 [3][4] 投资分类与原则 - 产业型投资涵盖控股/参股投资及存量股权处置,财务型投资包括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 [4] - 投资需遵循四大原则:创新发展、聚焦主业、效益优先(预期收益不低于5年期国债利率或行业均值)、风险防范 [5][6] - 严禁投资负面清单项目,严控高溢价并购、PPP及房地产项目,特殊情况需上级审批 [15] 管理机构与职责 - 证券事务部负责产业型投资全流程管理,包括制度制定、计划编制、可行性评审及决策手续办理 [3][9][10] - 财务部主导财务型投资,并参与产业型项目的财务分析、资金筹措及会计核算 [11] - 其他部门分工明确:法律审查(综合管理部)、战略审核(运营管理部)、人员委派(人力资源部)、风险评估(纪检监察审计部) [12] 决策与执行流程 - 股东会/董事会为决策主体,重大事项需听取党委意见,项目发起单位负责前期论证及可研报告编制 [8][13] - 实行年度计划管理,计划外项目需单独审批,投资预算与计划衔接并严格执行 [19][20][22][23] - 项目实施中不得随意变更,重大调整(如投资额超10%或控制权变化)需原决策机构审批 [24][26] 投后管理与监督 - 公司通过委派董事/股东代表参与被投企业治理,证券事务部协调股东会议案表决 [28][29] - 纪检监察审计部主导投后评价(实施3年后开展),结果作为新项目参考依据 [31] - 建立风险防控体系,违规追责机制明确,涉密信息需严格保密 [34][35][33] 制度实施与修订 - 制度自董事会审议生效,原《对外投资管理制度》废止,由证券事务部负责解释 [37] - 未尽事宜按国家法规及公司章程执行,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