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睿科技(600562)
icon
搜索文档
国睿科技的前世今生:营收行业第十,净利润第七,背靠中电十四所的雷达领军者扩张可期
新浪财经· 2025-10-31 10:11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成立于1994年6月28日,2003年1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雷达领军企业,背靠中电科十四所,完成了由芯片到系统再到整机的全产业链覆盖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 - 军工电子Ⅱ - 军工电子Ⅲ,属于工业软件、大飞机、军工电子等多个概念板块 [1] - 主营业务包括空管雷达、气象雷达及应用系统、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微波器件、特种电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元,在64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10位,高于行业平均数18.98亿元和中位数5.75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3.72亿元,在64家同行业公司中排名第7位,高于行业平均数9450.76万元和中位数374.32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收入15.5亿元,占总营收的90.07%,智慧轨交收入8790.75万元,占比5.11%,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收入8290.11万元,占比4.82%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33.62%,略高于去年同期的33.70%,也高于行业平均的32.84% [2]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40.08%,略低于去年同期的40.16%,但高于行业平均的34.84% [2] 股权结构与股东变动 - 控股股东为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中电科十四所),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3.29万,较上期减少10.35%;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3.77万,较上期增加11.54% [4]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军工安全混合A持股2555.76万股,较上期增加781.40万股;富国中证军工龙头ETF持股1125.14万股,较上期增加189.99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股东,持股902.17万股 [4] 管理层信息 - 董事长郭际航,1971年11月生,拥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学历和复旦大学工程硕士学位,为正高级工程师 [3] - 总经理黄强,1977年9月生,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为正高级工程师,2024年薪酬为168.27万元,较2023年的113.84万元增加54.43万元 [3] 机构观点与业务展望 - 申万宏源指出公司背靠中电科十四所,两次资产重组后成为国内雷达领军企业,业绩有望持续提升,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5] - 国防信息化建设深化,公司完成全产业链覆盖,契合国防装备建设需求,十五五高端信息化建设有望拉动内需配套业务提升 [5] - 我国军贸迎来机遇期,公司外销业务由国睿防务主导,军贸业务体量增长态势向好 [5] - 民用雷达方面,气象雷达有百亿建设空间,空管雷达国产替代空间大,有望增厚业务收入 [5] - 申万宏源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13亿元、11.53亿元 [5] - 东吴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2亿元、8.55亿元、9.70亿元 [5]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1030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30 09:46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4016点,近5日上涨3.98%,近1月上涨2.62% [1] - 深证综指收盘2550点,近5日上涨1.67%,近1月上涨3.99% [1] - 中盘指数表现突出,近6个月累计上涨35.69% [1] - 小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8.77%,大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6.11% [1] 行业表现亮点 - 光伏设备行业涨幅领先,昨日上涨9.19%,近6个月累计上涨68.99% [1] - 能源金属行业表现强劲,昨日上涨5.02%,近6个月累计上涨84.74% [1] - 工业金属和冶钢原料行业近6个月分别上涨68.73%和35.91% [1] - 银行板块表现相对疲弱,股份制银行近6个月下跌1.89% [1] 国睿科技深度分析 - 公司通过两次资产重组拓展微波与信息技术及雷达整机业务,背靠中电科十四所技术资源 [2][11] - 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为核心业务,近五年装备迭代叠加生产流程优化带动毛利率、净利率稳步增长 [11] - 我国军贸迎来历史机遇期,公司外销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国睿防务主导,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期提升 [1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13亿元、11.53亿元,对应PE分别为49/40/32倍 [1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10月降息25BP至3.75-4.00%,宣布12月1日结束缩表 [2][10] - 鲍威尔强调"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美联储内部分歧较大 [2][10] - 基于中性利率框架,预计2026年合宜政策利率区间为300-350bp,降息空间有限 [15] - 停止缩表后准备金还将进一步下行,后续扩表并非QE,仅有助于货币市场流动性改善 [15] 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 - 17家光伏企业签署联合体协议,多晶硅联合平台预计年内完成搭建 [3][14] - 多晶硅行业在"不低于成本销售"法规要求下开始提涨,2025年三季度逐步恢复至综合成本线之上 [3][16] - 大全能源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7347.90万元,结束连续五个季度亏损;协鑫科技第三季度也实现扭亏为盈 [16] - 建议关注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协鑫科技等多晶硅企业,以及福斯特、福莱特等辅材环节 [16]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依依股份2025Q3归母净利润0.54亿元,拟并购高爷家协同效应有望释放 [18][19] - 海兴电力2025Q3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30.21%,新能源业务与配电业务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20][21] - 桐昆股份2025Q3涤纶长丝价差为1152元/吨,环比下降153元/吨,"反内卷"政策有望加速行业修复 [22][24] - 华能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48.41亿元,同比增长40.70%,煤价下跌大幅改善盈利能力 [38][39] 电力行业动态 - 国电电力火电发电边际大幅改善,Q3火电上网电量同比增长6.93%,五座水电站将在四季度同步投产 [24][25] - 华电国际容量电价提升在即,2026年起容量电费有望提升至每年每千瓦165元,公司煤电装机达5440万千瓦 [26][27] - 中国广核2026年广东核电不再执行变动成本补偿机制,利好上网电价回升,公司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 [29][30] - 容量电价政策推进将增强火电企业盈利稳定性,煤电调节价值得到凸显 [27][41]
国睿科技(600562)军贸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二:内需军贸双轮拉动 雷达业务有望再拓成长边界
新浪财经· 2025-10-29 08:27
公司概况与业务构成 - 公司通过两次资产重组拓展微波与信息技术以及雷达整机两大业务,成为国内雷达领军企业 [1] - 公司实控人为中电科,控股股东为中电科十四所,研发技术及行业背景深厚 [1] - 公司主营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大业务,雷达装备为核心业务,涵盖军民两大板块 [1] - 雷达整机和子系统贡献公司主要营收及毛利,近五年装备迭代叠加生产流程优化带动毛利率、净利率稳步增长 [1] - 公司降本增效工作成效显著,费用率维持在较低区间 [1] 军用雷达业务驱动因素 - 我国装备费与国防开支不断提升促进武器迭代升级,军用雷达设备有望持续受益,当前仍处于提质增量阶段 [2] - 公司背靠十四所技术资源,完成了由芯片-系统-整机的全产业链覆盖,产品矩阵不断拓宽,高度契合下游多场景国防装备建设需求 [2] - 十五五高端信息化建设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内需配套业务体量提升 [2] - 全球军费开支不断攀升,军贸景气度持续上行,我国军贸迎来历史机遇期 [2] - 公司外销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国睿防务主导,十四所资产注入丰富公司军贸产品型号,多款产品已多次亮相国际航展 [2] - 公司2025年关联交易额预期提升,军贸业务体量增长态势向好,全球份额有望快速提升 [2] 民用雷达业务发展前景 - 气象雷达相控阵换装及铺设密度提升支撑百亿建设空间,公司天气雷达性能领先,屡获重大合同订单 [3] - 空管雷达保障航空安全,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为低空感知网络建设者,防御监视拓宽应用边界 [3] 财务业绩与估值预期 - 近年来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产品有序交付,带动公司营收及利润稳步增长 [1] - 预计公司2025E-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9.13、11.53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7E年PE分别为49/40/32倍 [3] - 可比公司2025E-2027E年平均PE分别为91/64/46倍,公司2025年PE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 [3]
国睿科技(600562):军贸行业系列深度报告之二:内需军贸双轮拉动,雷达业务有望再拓成长边界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23:13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6][7] - 预计公司2025E-2027E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9.13亿元、11.53亿元 [6][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7E年市盈率分别为49倍、40倍、32倍 [6][7] - 2025年市盈率低于可比公司(航天南湖、国博电子、臻镭科技)平均估值91倍 [6][7]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公司背靠中电科十四所,经2013年和2020年两次资产重组,转型为雷达整机制造及组件配套核心供应商 [16] - 主营业务包括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智慧轨交三大板块,其中雷达装备为核心业务 [25] - 雷达整机和子系统是公司营收及毛利的主要来源,2025年H1营收占比达90.07%,毛利占比达92.65% [29] - 公司高管产业背景深厚,总经理黄强先生曾担任十四所研究室副主任等职,管理经验丰富 [22] 财务表现与盈利能力 - 公司营收从2024年的34.00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的54.41亿元,2025E-2027E年复合增长率约21.5% [2] - 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6.30亿元预计增长至2027年的11.53亿元,2025E-2027E年复合增长率约26.3% [2] - 毛利率从2021年的26.97%提升至2024年的36.07%,预计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40.2% [2][32] - 净利率从2021年的15.42%提升至2024年的18.62%,ROE预计从2025E的11.2%提升至2027E的13.8% [2][32] 行业驱动因素:国防信息化与内需 - 我国国防支出预算持续增长,2024年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7.2%,装备费占比从2010年的33.2%提升至2017年的41.1% [37] - 军用雷达作为核心感知装备,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54亿元,其中陆基雷达占比约45%,机载雷达占比约37% [41] - 相控阵雷达替代传统机械扫描雷达,提升探测效率和机动性,带动长期换装提质需求 [44] - 公司背靠十四所完成全产业链覆盖,产品矩阵拓宽,高度契合十五五高端信息化建设需求 [18] 行业驱动因素:军贸机遇 - 全球军费开支持续攀升,2023年达2.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8%,军贸市场规模达291.04亿TIV [50][52] - 我国军贸从单一产品销售向装备体系销售转型,如向巴基斯坦出口隐身战斗机、反导系统等"套餐"式订单 [56][62] -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的355.8亿美元增长至2032年的2111.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0.96% [67] - 公司军贸业务由全资子公司国睿防务主导,2025年关联交易预期销售额达30亿元,较2024年增长约34% [92] 民用雷达市场前景 - 气象雷达市场空间广阔,全球市场规模2023年为10.74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至12.26亿美元 [97] - 我国天气雷达覆盖率仍有提升空间,2035年目标实现全覆盖,S/C/X波段雷达铺设密度有望增加 [98][99] - 空管雷达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十四五"规划要求空管系统新增装备国产化率从2020年的60%提升至2025年的80% [107] - 公司低空监视反制系统已部署于首都、香港国际机场等核心要地,开拓低空+海洋经济雷达配套市场 [111] 工业软件与轨交业务 - 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2024年达3649.7亿元,预计2027年突破5312.7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3% [119] - 国产工业软件在研发设计类领域国产化率仅10%,替代空间广阔 [121] - 公司工业软件产品覆盖400余家企业,核心品牌包括"REACH睿知"和"REASY睿行"系列 [125]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因行业需求弹性较弱及公司战略调整,预计2025E-2027E营收逐年下降 [8] 业绩增长关键假设 - 雷达整机和子系统业务:预计2025E-2027E营收分别为31.62亿元、38.01亿元、47.02亿元,同比增速18.3%、20.2%、23.7% [7] - 工业软件及智能制造业务:预计2025E-2027E营收分别为4.20亿元、4.87亿元、5.74亿元,同比增速5.3%、15.8%、17.9% [9] -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业务:预计2025E-2027E营收分别为1.77亿元、1.41亿元、1.13亿元,同比增速-37.6%、-20.3%、-19.8% [8]
国睿科技(600562):雷达主业稳健增长、费用管控优化
东吴证券· 2025-10-28 19:25
投资评级 - 对国睿科技维持“增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公司雷达主业稳健增长,费用管控优化,经营基本面逐步企稳 [1][8] - 公司盈利质量稳健提升,利润结构持续优化,主业盈利能力具备韧性 [8] - 公司资产负债结构健康,资产运营效率稳步改善,现金流表现显著增强 [8] - 基于业绩符合预期,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持续增长,分别为7.52亿元、8.55亿元、9.70亿元 [8] 2025年三季报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6.68% [1][8]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15%,扭转了2024年同期下滑态势 [1][8] - 销售毛利率为40.08%,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为17.57%,虽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8] - 研发费用达1.19亿元,同比微降2.72%,投入保持稳定 [8] - 销售费用0.45亿元,同比下降14.88%,管理费用0.81亿元,同比下降11.39%,控费增效取得成效 [8] 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率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33.62%,较去年同期微降,杠杆水平稳健 [6][8] - 应收账款为45.42亿元,同比增长22.43%,但销售回款现金达19.60亿元,回款能力增强 [8] - 存货为20.9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库存管理趋于稳定 [8] - 合同负债为4.49亿元,同比下降21.45% [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0.42亿元,虽为净流出但同比大幅改善 [8]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0.11亿元,资本开支克制,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4.32亿元 [8]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39.85亿元(同比增长17.21%),2026年为44.85亿元(同比增长12.53%),2027年为51.59亿元(同比增长15.04%)[1][9]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7.52亿元(同比增长19.40%),2026年为8.55亿元(同比增长13.66%),2027年为9.70亿元(同比增长13.47%)[1][8][9] - 对应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61元、0.69元、0.78元 [1][9] -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48.36倍、42.55倍、37.50倍 [1][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35.28%、34.30%、34.69%,归母净利率分别为18.87%、19.05%、18.80% [9]
军工电子板块10月28日涨0.62%,航天发展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9860.3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28 16:40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8日军工电子板块整体上涨0.62%,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22%,深证成指下跌0.44% [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航天发展以9.95%的涨幅领涨,华丰科技以-9.17%的跌幅领跌 [1][2] 领涨个股表现 - 航天发展收盘价为8.84元,涨幅9.95%,成交量161.02万手,成交额13.99亿元 [1] - 睿创微纳收盘价为84.41元,涨幅4.20%,成交量8.22万手,成交额7.04亿元 [1] - 中航成飞收盘价为66.68元,涨幅4.09%,成交量29.26万手,成交额26.15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华丰科技收盘价为81.18元,跌幅9.17%,成交量31.64万手,成交额26.07亿元 [2] - 霍莱沃收盘价为32.46元,跌幅4.53%,成交量3.68万手,成交额1.20亿元 [2] - 科思科技收盘价为58.58元,跌幅2.93%,成交量3.45万手,成交额2.04亿元 [2] 板块资金流向 - 当日军工电子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和游资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9860.3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2.45亿元 [2] - 板块获得散户资金净流入3.43亿元,显示散户资金与主力资金流向出现分歧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航天发展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5.05亿元,主力净占比高达36.07%,但同时遭遇游资净流出2.77亿元和散户净流出2.27亿元 [3] - 中航成飞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2.66亿元,主力净占比10.16% [3] - 国睿科技是少数同时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219.90万元和游资净流入1131.77万元的个股 [3]
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重视装备建设,首提航天强国,关注内需景气
东方证券· 2025-10-27 23:37
行业投资评级 - 国防军工行业评级为看好(维持)[6] 报告核心观点 - 国家在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军事装备建设高度重视,随着十五五规划落地,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有望加速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建设[9] - 二十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到加快航天强国建设,朱雀三号火箭进入首飞关键阶段,未来可回收技术成熟将带来发射端降本,卫星组网进程有望加速[9] - 最近一个月军工板块股价已企稳,随着十五五临近,新一阶段的装备建设规划即将明确,军工板块内外需共振,配置价值凸显[9] 二十届四中全会与装备建设 - 二十届四中全会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12] - 会议提出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并首次在党的层面强调边斗争、边备战、边建设[13] - 随着十五五规划落地,军事装备建设有望加速进行,上游电子元器件及关键原材料作为武器装备研发与生产的底层支撑,有望充分受益于需求传导的放大效应[13] - 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以无人装备、深海作战、信息化等为代表的十五五新方向有望快速受益,体系化作战能力有望形成[13] 航天强国建设与火箭技术进展 - 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于10月18日至20日成功完成首飞任务第一阶段工作——加注合练及静态点火试验[14] - 朱雀三号低轨运载能力一次性任务达21.3吨,航区回收任务达18.3吨,一子级复用次数设计为20次[14] - 火箭长度76.6米,直径4.5米,起飞质量660吨,使用液氧甲烷推进剂[15] - 可回收火箭技术成熟后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民营火箭公司的参与将丰富火箭型号,未来发射频率加快,商业低轨卫星组网进度有望持续加速[17] 行业配置与投资标的 - 短期临近年底,下游客户为明年生产做准备,重点关注上游元器件和关键原材料等内需传统方向的订单上行[18] - 布局明年十五五规划落地后,关注无人与反无人装备、深海科技、作战信息化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18] - 中长期关注国产动力系统突破带来的商业航空供给释放,以及中式高端装备出海提速下军贸市场的拓展,民用及军贸有望成为板块第二增长极[18] - 相关标的包括军工电子、新质新域、航发链、军贸/主机装备四大方向,具体公司如航天电器(买入)、鸿远电子(未评级)、航发动力(未评级)、中航沈飞(未评级)等[18] 市场行情表现 - 本周(截至2025年10月24日)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上涨2.81%,收于1717.61点,但跑输沪深300指数(上涨3.24%)[21] - 国防军工(申万)指数相对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为-0.43%[22] - 在申万一级行业指数的31个行业中,国防军工本周涨跌幅排名第12位[24] - 本周军工个股涨幅前十包括*ST万方(上涨23.44%)、*ST奥维(上涨21.31%)、高华科技(上涨18.92%)等[27]
营收净利双增 国睿科技前三季度稳健前行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19:19
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6.68%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3亿元,同比增长1.15% [1] - 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3.64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93万元 [1] - 公司总资产达102.64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39%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5.05亿元,同比增长8.26% [1] - 经营性现金流状况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净流出金额收窄明显 [1] 业务发展与市场机遇 - 全球防务雷达需求持续上升,公司深化海外市场拓展,高端雷达装备国际市场影响力提升 [1] - 公司持续推进军贸业务拓展与产业链延伸,军贸板块新签订单与交付保持良好势头,营收占比逐步提高,利润贡献稳步增强 [1] - 公司是雷达技术的行业引领者,持续突破国内、国际市场 [2] - 公司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第二增长曲线,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 [2] - 国际军贸市场对防空反导系统需求提升,国内在气象探测、水利监测等领域对雷达的需求维持高位 [2] - “十五五”规划指出要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 战略举措 - 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国睿信维计划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募资金额不超过6亿元,旨在整合资源、加快技术布局,推动工业软件业务发展 [2]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制造、软件自主可控等新兴方向上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明确 [2]
国睿科技(600562):盈利能力稳健,军贸、低空成长可期
国投证券· 2025-10-26 20:20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国睿科技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 [4][7] - 报告给予公司12个月目标价为37.86元,较2025年10月24日收盘价29.11元存在约30%的上涨空间 [4][7] 核心观点与业绩总结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1.18亿元,同比增长6.68%;实现归母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1.15% [1] - 单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0%至4.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至0.23亿元,符合历史三季度为交付确收淡季的规律 [1] - 公司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0.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7.6%(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1] - 公司作为雷达龙头企业,受益于内装(国内)与军贸(海外)双轮驱动,并在低空经济、反无(反无人机)等多领域具有成长潜力 [2] 财务与运营状况 - 公司保持较高研发投入以延续市场竞争力,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1.19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6% [3] - 公司积极备货迎接需求释放,截至3Q25末,存货较1H25末增加16.5%至21.0亿元,预付款项较1H25末大幅增加156.3% [3] -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0.35亿元至0.34亿元,对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3] 未来业绩预测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6/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7.42亿元/8.71亿元/10.2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7.8%/17.3%/17.7% [4][5] - 对应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0.60元/0.70元/0.82元 [5] - 预测公司净利润率将从2024年的18.5%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20.6% [5][9]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5 03:14
公司财务报告与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于2025年10月25日披露了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该报告未经审计 [3][6][9] - 公司定于2025年11月6日上午9:00-10:00通过网络互动形式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总经理、财务总监等高级管理人员将出席 [9][11][12] - 投资者可在2025年11月4日前通过邮箱dmbgs@glarun.com预先提交问题,公司将在说明会上就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9][12][13] 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97元(含税) [16][17][28] - 以2025年9月30日总股本1,241,857,840股计算,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20,460,210.48元,占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2.34% [17] - 本次利润分配方案已获董事会全票通过(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且根据2024年年度股东会授权,无需再提交股东会审议 [18][26][28] 公司董事会决议与资金运作 -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10月23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9人,实际出席9人 [23][24][25] - 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及《关于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 [25][28] - 会议同时审议通过《关于大额资金支付的议案》,同意公司向子公司南京国睿防务系统有限公司支付10,000万元委托贷款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