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与担保管理办法核心框架 - 文件定位为规范国睿科技及控股子公司的融资担保行为,涵盖权益融资(如发行股票、可转债)和债务融资(如贷款、债券)两大类别 [1][3] - 明确四大管理原则:服务战略匹配主业、合法合规、风险可控、降本增效,强调融资需优化结构并控制整体成本 [5] - 建立全流程风控体系,重点防范决策失误、资信调查缺失、监控不力、舞弊行为等四类风险 [6] 职责分工机制 - 财务部统筹债务融资及担保管理,负责制度制定、预算审核、合同保管及资金使用监督 [7][30] - 证券事务部专管权益融资,主导股票/债券发行方案,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4][26] - 法务与审计部门分别负责合同合规审查及业务再监督,形成制衡机制 [7][48] 融资担保准入条件 - 融资主体需符合主业方向、盈利达标(非亏损/僵尸企业)、资产负债率合规、无债务违约记录 [8] - 担保规模设硬性上限:总担保额≤合并净资产40%,单户担保≤净资产50% [10] - 禁止情形包括为资不抵债企业担保、超股比担保(无反担保)、名股实债融资等 [13][15] 预算管理流程 - 采用"融资-担保预算联动"模式,需包含主体资质、方案可行性、还款措施等核心要素 [16][19] - 预算调整需年中集中申报,经党委会前置审议后提交董事会/股东会审批 [21][42] - 流动资金融资需匹配经营计划,项目融资须附可行性分析及资金计划 [17][18] 执行与监督要点 - 融资渠道限定集团司库白名单,严禁资金拆借、空转套利及投向未批项目 [23] - 担保需经董事会2/3成员或股东会表决,关联方担保须回避表决并披露 [33][34][36] - 建立台账系统跟踪债务动态,对违约、代偿等重大风险需24小时内上报 [43][45] 违规追责与制度衔接 - 未经审批融资/担保将追责,造成损失按公司规定处理 [47] - 新规替代原《筹资管理制度》,由财务部统一解释 [49][50]
国睿科技: 国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资和担保管理办法(2025年8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