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公司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旨在通过提升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 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并规范市值管理行为[1][2] 总则 - 市值管理定义为以提高公司质量为基础的战略管理行为 旨在提升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1][2] - 公司需保护投资者利益 专注主业经营 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 并依法运用各类方式提升投资价值[2] 目的与基本原则 - 市值管理目的包括通过公司治理、资本运作和投资者关系管理实现公司价值充分体现和股东财富增长[2] - 基本原则涵盖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常态性和主动性 要求持续动态推进市值管理工作[2][3] 机构与职责 - 董事会领导市值管理工作 董事会秘书统筹执行 证券部负责具体实施 各部门需配合[3] - 董事会需制定长期投资价值目标 在公司决策中考虑投资者利益 并建立与业绩匹配的薪酬体系[4] - 董事长为第一责任人 需督促执行提升投资价值的措施 并在股价异动时召集董事会研究对策[4] - 董事和高管可实施股份增持计划 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 以提振市场信心[4][5] - 董事会秘书负责投资者沟通和信息披露 加强舆情监测 并及时回应市场传闻[5] - 证券部负责市值监测评估 股东和高管可提出建议 公司需引导股东长期投资并保持控制权稳定[5][6] 主要方式 - 公司可通过并购重组强化主业核心竞争力 拓展业务范围[6] - 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可捆绑高管与股东利益 改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6][7] - 现金分红需制定最低比例 提升分红次数和比例以吸引长线投资资金[7] - 投资者关系管理需加强信息披露和互动交流 争取价值认同[7] - 信息披露需及时公平准确 公司可自愿披露与投资决策相关信息[8] - 股份回购可根据市场环境实施 以稳定市值和增强投资者信心[8] - 其他合法合规方式也可用于市值管理[8] - 股价大幅下跌时需披露异常波动公告 启动风险评估 召开投资者交流会 或进行自愿性披露[8] 禁止行为 - 不得操控信息披露 内幕交易 操纵股价 或作出价格预测承诺[9][10] - 不得违反股份回购和增持规则 或披露涉密信息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10]
中南文化: 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