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 - 资产基础法评估基准日为2025年3月31日,评估结果增值484,290.09万元,增值率1,831.95% [3] - 产成品评估值为131,959.00万元,基于5,796.13万吨低品位矿,铁品位15.22%,钛品位5.61% [3][5] - 评估增值原因:低品位矿为前期开采富矿的随采矿,采矿成本已结转,无账面成本,后续仅需投入回采投资和运营费用,加工后销售价格远高于成本 [7] 产成品评估参数 - 金属量计算基于矿石量、品位及选矿回收率,全部回采铁精矿产量526.32万吨,钛精矿产量208.06万吨 [5] - 产品销售价格采用基准日前5年1期均价,铁精矿不含税价格576.13元/吨,钛精矿不含税价格2,113.24元/吨 [6] - 全部销售收入742,908.00万元,经营成本和投资以可研报告数据为基础,含建设投资23,060.00万元、营业成本356,624.00万元等 [6] 收益法与资产基础法差异 - 收益法基于协同效应假设,考虑安宁股份赋能后的投资价值;资产基础法基于独立运营的市场价值 [7][8] - 关键参数差异:收益法考虑协同后地采生产规模从110万吨/年提高至200万吨/年,铁精矿品位从58%提升至61%,销售单价从576.13元/吨提高至640.73元/吨 [12][13] - 收益法所得税率按15%计算(西部大开发优惠),资产基础法按25%计算 [13][14] 收益法折现率参数 - 折现率采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模型,取值为9.61% [15][17] - 无风险利率2.03%,市场风险溢价6.57%,贝塔系数0.9742,企业特定风险1.20% [16][17] - 资本结构参考安宁股份前5年平均,债务占比1.63%,股权占比98.40% [17] 折现率合理性分析 - 对比2020-2025年9宗矿产收购案例,收益法折现率区间为8.10%-10.50%,平均8.96%-9.06% [17][19] - 本次折现率9.61%处于中上水平,高于平均值约0.6%,符合行业惯例 [19] 采矿权评估参数 - 评估基准日保有资源量11,267.80万吨,评估利用资源量10,504.34万吨 [20][22] - 设计损失量1,244.46万吨,主要因露天开采边坡安全及地下开采局部资源勘查程度低 [29] - 采矿损失率:露天3%,地下13.96%;贫化率:露天3%,地下10.24% [30][31] 采矿权评估依据 - 《储量核实报告》评审备案号川国土资储备字(2018)019号,《再评价报告》评审号川矿再评价〔2024〕3号,无需备案 [24][25] - 资源储量差异:《再评价报告》较《储量核实报告》增加2,811.9万吨低品位矿,因工业指标调整(边界品位从TFe15%降至13%)及矿体圈定方法变化 [26] 产品价格选取合理性 - 铁精矿选取5年1期均价576.13元/吨,低于3年均价844.70元/吨,基于谨慎性原则 [37][41] - 钛精矿选取5年1期均价2,113.24元/吨,低于3年均价2,243.81元/吨,符合供需支撑 [41][44] - 参考10宗采矿权评估案例,80%采用3年或5年均价,本次选择符合行业惯例 [44] 服务年限与许可证续期 - 评估服务年限34.75年,超过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50年8月25日),依据矿产资源法允许续期 [45][48] - 假设许可证正常延续,参考10宗案例均采用类似处理方式 [49] - 续期无实质性障碍,安宁股份可提供资金、技术及管理支持 [51] 矿业权出让收益处理 - 评估中已考虑全部资源储量涉及的出让收益,按财综〔2023〕10号文件,以矿业权出让收益率逐年计算并计入成本 [51][52] - 未缴纳部分在审计报告中计入负债,评估中已充分考量 [52]
安宁股份: 四川天健华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的问询函》回复之核查意见